第六章 飛虎隊(1 / 2)

抱歉,由於出現點意外狀況,所以五更變成兩更,等士兵身體恢複些再爆發!

*******

起來也有些諷剌……自從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以來,中**隊一直都在謀劃著能與鬼子打一場大戰,但是從同古會戰到平滿納會戰再到曼德勒會戰都沒能打成,卻沒想到在密支那這個地方,卻是結結實實的與日軍打成了一次會戰。

日軍對伊諾瓦底江的封鎖很快就變本加利,後來甚至都到了像工兵團一樣改裝民用船做為炮艇開到江麵上耀武揚威了……那些民用船是日軍在曼德勒征用的,然後再裝上幾門加農炮,在空中飛機的掩護下就沿著伊諾瓦底江開到新師防線的側後開炮,企圖以這種方式配合第18師團對新師的進攻。

但應該,日軍也太大膽了些,要知道那些是民用船,而且密支那還有大量英軍留下的來的榴彈炮、加農炮,這些炮火因為忌憚日軍的空中力量所以一直不敢放心的開炮,但是到了這時候也就顧不上許多了,瞄準那幾艘“轟轟”的幾聲,很快就將其打沉到江底。

當然,隨後日軍戰機又俯衝下來朝我軍炮兵陣地一陣掃射和轟炸,再次對我炮兵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由此也可知空中力量在近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原本密支那可以是牢牢的掌握在中**人手裏,而且還依靠著地利及對伊諾瓦底江的控製掌握著主動權,但因為沒有空中力量,所以對伊諾瓦底江的控製很快就喪失殆盡並易手到日軍手裏。甚至就連工兵團手裏的坦克和裝甲車都隻能窩在叢林裏不敢動……坦克和裝甲車的速度相比起飛機來太慢了,日軍戰機隻要一個俯衝然後打下一梭子彈,那就是居高臨下的攻擊坦克最為薄弱的頂部裝甲,就算謝爾曼中型坦克其頂部裝甲也隻有1,根本就經不起戰機的掃射。

所以,近現代軍事專家往往有一種法,就是:“誰擁有製空權誰就擁有勝利”。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絕對的……最極端的例子,就是抗美援朝戰場上沒有製空權的誌願軍卻能屢屢打得以美軍為首的聯合**滿地找牙。

當然,那與長期處於弱勢裝備的誌願軍有研究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打法有關。

此時承受著這種幾乎可以是海陸空。其中陸軍又有炮兵、步兵、坦克等全方位各兵種緊密動同的立體進攻,新師就漸漸有些吃不消了。

但戰士們又知道密支那也許是他們唯一的希望,也是遠征軍唯一的希望,他們已經無路可走,於是麵對一隊隊衝上來的日軍全都沒有後退半步。一排排戰士在日軍那有如狂風暴雨般的轟炸中倒下。又一排排的補充了上來,來不及構築隱體,就躲在彈坑裏,子彈沒了就上刺刀,刺刀紮進鬼子的胸膛裏拔不出來,就拉燃了手榴彈往鬼子方向衝。

然而,就算是這樣日軍還是一隊隊的在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下衝進了新師的防線,眼看日軍就要突破新師的防禦的時候,空中突然傳來一陣陣密集的機槍聲和爆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