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埋伏 三(1 / 2)

兄弟們,下個月我已經準備好爆更了,你們準備好月票了嗎?!

*************

“嗚……”

在德軍官兵條件反射望向空中照明彈的時候炮聲就響了起來。更新最快

那是遠征軍的炮兵團,盡管是在夜晚,但炮兵觀察員還是準確的把德軍的位置報告了榴炮部隊,於是在作戰前首先就來一場炮火覆蓋。

德軍陣形立時就亂了起來,步兵紛紛趴倒在地尋找掩護,炮兵也暫時貓進了炮盾裏,但炮彈還是一發發的將他們炸得人仰馬翻。

炮火隻持續兩分鍾,畢竟此時中**隊就在附近,過多的炮火打擊容易誤傷同時也沒有太大的意義……榴炮大多是為了殺傷步兵的,隻有在前幾分鍾敵方步兵站立時殺傷效果好,其後就成級數的降低。

炮聲一停,坦克馬達的“隆隆”聲就響了起來。

事實上,炮聲其實一直都沒停過,因為在炮火準備的同時,坦克炮也開火了。

有一點海因茨藍道是猜對了,那就是這場仗會被照明彈打成晝戰而不是夜戰,隻不過對像卻是相反的……照明彈一發一發的從中國部隊打向中間被圍困的德軍。

借著照明彈的光線,“謝爾曼”坦克就一邊緩慢移動一邊朝德軍坦克群射擊,同時還有位於山丘相對高處的反坦克炮以及步兵的迫擊炮,一時之間炮彈就像雨點似的一個勁朝德軍坦克群傾瀉。

海因茨藍道在警衛的掩護下躲在一輛“虎”式坦克後大聲指揮著部隊:“穩住,照明彈!還擊!”

德軍不愧為二戰的勁旅,他們在短暫的混亂之後很快就恢複了秩序並組織起了防線,甚至“虎”式坦克還十分自覺的分成三個部份,分別麵對中**隊一個方向的進攻。

這是由“虎”式坦克平時扮演的角色決定的,它們其實並不適合集中在一起而更適合分散在4號坦克間使用,其性能可以與4號坦克形成互補,比如射程……“虎”式負責打更遠裝甲更厚的目標,而4號坦克打更近裝甲相對薄的目標,如果配合得當,隻需要一、兩輛“虎”式就可以成級數的提高一個坦克群的戰鬥力。

同時,由於“虎”式坦克十分昂貴,一輛“虎”式的造價相當於兩輛甚至三輛四號坦克……其實在戰爭中有些東西往往是不能用造價來衡量的,更重要的應該是生產“虎”式的時間,因為其生產工序極為複雜使其生產周期是4號坦克的數倍,這才是其致命之處。

與之相反的,就是蘇聯的4,其性能雖不如“虎”式,但卻能夠批量生產並投入到戰場上,於是常常就會出現“蟻多咬死象”的現像。

由此也可知,對於裝備尤其是坦克來,生產周期和造價理所當然的應該作為很重要的指標。

所以現代網絡上有人在吹噓日本10式坦克時,張弛的回應就是“嗬嗬”。

10式坦克相比90式坦克的確是有了許多改進,比如解決了重量的問題,解決了寬度問題……90式坦克由於日本的腦殘設計,其寬度居然超過拖車的寬度,這使其在運輸上極為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