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選擇(1 / 2)

與英軍在戰場上的各種慘敗相比,美軍的進攻就是一帆風順了。

美軍在朝前推進時不但沒有遭遇敵人的阻擊,甚至連預想的地雷都不多,這使美軍平均每朝前推進三十公裏。

之所以隻有三十公裏,則是由於意大利是個多山、多丘陵另外還多河、多湖泊的國家,山地和丘陵占這個國家的百分之八十。

這樣的地形顯然是不適合機械化部隊前進的,尤其是德軍在撤退時還對公路及橋梁進行爆破。

不過美軍不知道的是,他們的行軍之所以會這麼順利,很大一部份是因為希特勒還舉棋未定。

此時的希特勒麵臨兩個選擇:將部隊撤出意大利堅守北部的阿爾卑斯山,或是不撤出盡可能的控製意大利。

如果在此之前,希特勒是沒有任何遲疑的,就是讓凱塞林的A集團軍撤出意大利,隆美爾的B集團已經在阿爾卑斯山脈做好掩護他們撤退的準備了。

因為形勢對德軍來是如此的凶險,凱塞林的A集團軍隻有六個師,而且這六個師還都是在西西裏島打過仗的全都嚴重缺編,坦克也少得可憐。

而德軍所要麵對的敵人,卻是兵多將廣補給充足的英、美盟軍……其兵力甚至達到四十餘萬,對德軍擁有五比一的優勢。

尤其是德軍還有另一個隱患,那就是意大利軍隊隨時都有可能投降並將槍口對準德國人。

這也是希特勒派隆美爾帶領著B集團軍進入阿爾卑斯山的原因之一……一旦意大利軍隊投降,就會從中間切斷A集團軍返回德國的退路,到時A集團軍就隻有在意大利南部被圍殲一個結局了。

盡管如此,A集團軍的處境還是讓人極為擔憂,因為在A集團軍與B集團軍之間還是有長達兩百多公裏的間隙,意軍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切斷兩集團軍的聯係並與盟軍形成對A集團軍的包圍。

所以很明顯,迅速將A集團軍從意大利撤出是個明智的選擇,雖然凱塞林極力反對,但希特勒並沒有把凱塞林的話放在心上。

然而,但凱塞林無意間對英軍發起一次反攻並且取得成功後,希特勒就動心了……英軍在德軍裝甲師麵前的脆弱使希特勒看到了勝利的希望,而希特勒是不會放棄任何勝利的,如果可以的話,他也不願意放棄意大利,因為它是希特勒東山再起的希望,有朝一日德國空軍再次取得製空權的話,希特勒就可以通過意大利控製地中海。

於是希特勒暗中把凱塞林和隆美爾召回柏林開了一個會。

凱塞林和隆美爾靜靜地站在希特勒麵前,希特勒正彎腰看著地圖,他投入的樣子使倆人覺得首相似乎忘了他們的存在。

但這時希特勒卻頭也不抬的問道:“我想知道……我們守住意大利的可能性!”

隆美爾選擇沉默,因為他一直都在主張撤出意大利,所以這個問題應該由主張堅守的凱塞林來回答。

“我不能給您一個確切的數字,尊敬的元首!”凱塞林回答:“如果我這麼做的話,那顯然是自欺欺人,因為戰場隨時都會發生意外。我隻能……意大利的地形十分適合防守,我們有可能把戰場屏蔽在德國之外!不過如果決定這樣做的話,我就需要更多的軍隊和補給,否則我的士兵隻能用石頭與敵人搏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