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楠明白了籃球的每一種進攻技巧之後,剩下的便隻有瘋狂的訓練。
林狼和他說過,提高技術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熟能生巧。
古人早已把智慧全都濃縮成精華藏在了名言警句之中。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
隻要你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嚴格地遵守這些智慧的話語,讓它們成為你真正意義上的座右銘,夢想成真的那天一定不會太遙遠。
變向、投籃,轉身、投籃,後撤步、投籃,幹拔、投籃......
籃球最有效的得分方式,就是投籃,威脅最大的也是投籃。
如果你具備極高的命中率,並且出手速度快、出手範圍廣、出手穩定、那麼你對對手產生的威脅將會變得巨大無比。
於是,防守你的人定然會通過貼身防守來限製你的得分。
而這時,你又具備突進能力和突分技巧,那你絕對就是一個出色的得分後衛。
這些道理,林狼已經將其深深的刻在了林楠的心頭。
而林楠籃球路上的第一步,就是投籃訓練。
父親隻說他了一句關於投籃的話,“你覺得是把籃球扔進筐裏簡單一些,還是勺子裏的油穿過銅錢的小孔落入葫蘆之中容易一些?”
熟能生巧,大智若愚。
13歲,不正是為夢想開始打基礎的年紀嗎?
在林楠每日對知識的穩步汲取中,球感也在不斷提升;教室裏安靜的看書少年,同樣也在朝陽和夕陽下的球場之上揮灑汗水。
......
與此同時,師說網也將迎來它成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人。
周華興,華夏教育部部長。
華興,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寓意,希望華國興盛。
而一個國家的興盛由什麼決定呢?
毫無疑問,少年強,則華夏強!
教育是國家的基石,而教育也是周華興一生為之付出的東西。
今年,周華興已經59將近60歲了。
這個年齡段的人可以說是見證了華夏從弱小一步步走向強大的群體。
1949年到2012年,華夏,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長段發展時期,向世界展示了它奇跡般的發展速度。
神舟五號載人航空飛船、東風係列導彈、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航空還是科技,華夏的發展速度讓世界咂舌,雖說某些方麵與歐美等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但這差距在逐年縮小,而在某些方麵甚至還超越了他們。
可是,匪夷所思的發展速度麵前,自然會有一些領域跟不上它飛躍成長的腳步。
教育就是一大問題。
在這個時代,周華興可以說是除了林狼外最深刻認識到這一點的人。
雖然周華興窮盡其能大力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可他深知在教育方麵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仍是巨大。
為什麼東方的華夏可以在短短幾十年間發展如此之快?
因為人才!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無數熱血青年湧向知識的海洋,學而有成之後投入到國家需要他們的領域行業。
也許有些領域對於他們而言是一片空白,可是吃苦耐勞的精神讓任何難題都能被其攻破。
有誌者事竟成,第一顆原子彈的發射試驗成功,不就是他們成千上萬人的心血嗎?
事實證明,千方百計的技術封鎖也阻擋不了炎黃子孫們骨子裏的不屈不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