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枝繁葉茂的密林。
眼看著久違的天空。
陸羽的心裏,當即一動,腳下生風。
一路連蹬帶爬,順利翻上了岩石,站在了一處至高點上。
這裏的視野非常不錯。
舉目環顧,小島的絕大部分,都能映入眼簾。
視線內,腹地的叢林,一片連著一片。
異常茂密。
叢林的最盡頭,也就是島嶼的最北部,一座陡峭連綿的大山,平地而起。
山的形狀,很是奇特。
兩側高聳。
中間的一線天,將其一分為二的。
遠遠看去,就像是被什麼東西硬生生劈成了兩半一般。
如果出現在文明社會,這也絕對算得上是一處奇景了。
……
除了這座雙子山,島內基本上沒什麼高海拔的地標了。
而這座雙子山的後麵,八成就是島嶼的北海岸。
但因為有山攔路,北海岸是個什麼情況,一時間也看不出個什麼所以然來。
“看到最盡頭的那座山了嗎?”
原地瞧了一會兒,陸羽指著遠處的雙子山,饒有興致地對著鏡頭道:
“那兒是島嶼的北部,與我現在的位置正相對。山的造型很漂亮,中間懸於一線,兩側分開而立,不出意外,從那中間穿過那兒,多半就能一路走到北岸。”
“這座山的海拔至少四五百米,位置也很顯眼,所以,我們可以把它當做路標來參考。”
“在雙子山的左側,也就是我的左手邊,是島嶼的西海岸。相比於北岸,西岸的地勢要平坦開闊一些,但林木覆蓋率似乎也有點不盡如人意……”
說著話,無人機的鏡頭隨著陸羽的目光,又是一轉,看向了東海岸。
東岸的情況也是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就是,除了從林,視線內經常能夠看到暴露感極強的岩石,排列其間。
冷不丁一看,像是雙子山的餘脈。
但隻要分析一下島內的地勢走向,這個想法,又會不攻自破。
“呼——!”
麵對島嶼的全貌,陸羽長長地出了口氣。
歐利迪亞島,要比它想象得大。
身在其中,與坐在直升機上俯瞰時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要想在六十天內,完成對海島的探索,這個工作量無疑是巨大的。
想到這個問題,陸羽緩緩皺起眉頭,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
整理了一下紛亂的思路,繼續向觀眾們解說道:
“就目前的腳程來看,徒步到北岸,顯然是不現實的。”
“東岸的地勢,也甚為陡峭,所以……”
“接下來,我準備往西走。至於為什麼,我想我不說,大家應該也都明白,水往低處流,地勢低的地方,往往就是尋找流動淡水的絕佳地點。如果島內真的存在淡水,那東西兩岸能找到淡水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不管怎麼說,先去西邊碰碰運氣。”
趁機喘了口氣,陸羽立刻行動。
以北岸的雙子山為路標,確認了一下方向,緩走下岩石,朝著左手邊繼續前進。
又一次進入叢林。
光線轉眼間又黯淡了下來。
在這種地方趕路,徒步者基本不會有什麼時間觀念。
因為眼下,外麵縱然豔陽高照,林子裏也是無動於衷。
更別說看清日出日落了。
其次,樹林太密。
趕路時,也很容易丟失方向感。
哪怕再全神貫注,也會有失算的時候。
所以,每走上一段,陸羽就會觀察一下林木的生長方向,盡可能沿著生長茂密的一側,向前進發。
“在這種地方趕路,失去方向不要緊。”
“我教給你們一個很簡單,也很實用的解決辦法。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叢林中,植被向陽的一麵,往往長勢很盛。”
“所以,迷路的時候,千萬不要慌,停下來仔細觀察觀察。隻要找出這個規律,你很快就會知道哪裏是南,哪裏是北的。”
說完。
陸羽操縱著無人機,給大家實地演示了一下。
結果。
一切都如他所說那樣。
不論灌木,還是喬木。
長勢茂盛的地方,大部分都麵向太陽。
“666,還真是這樣!”
“臥槽,這個好實用啊!”
“牛逼,學到了!”
……
歐利迪亞島位於南半球南回歸線附近。
一年之中,絕大部分的時間,太陽都在南方。
除非六月中,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的時候。
所以,這個辨別方向的規律,完全可以適用於此。
不過,為了避免觀眾們被誤導,陸羽還是稍微解釋了一下:
“但如果在你所在的叢林,在南回歸線以南,這條規律就需要加以變通了,絕不能一味照搬,因為在很多地方,太陽不在南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