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西北軍上下早已見怪不怪,畢竟當年在攻占東北各府的時候,也是如此。
要真正打消百姓的顧慮,隻有通過各種細水長流的治理手段來讓他們逐步了解西北軍絕非偽朝所宣稱的匪軍。
其中最立杆見影的手段,就是對百姓大分田地。
至於田地從哪裏來,當然是從盤據當地的世家豪強手裏把被他們侵吞多年的土地奪回來。
大魏建國近兩百年,各地世家豪強侵占公家或百姓土地的情況都非常嚴重。
東北如此,北方也不例外。
西北軍占領開陽府後,除了廣發安民告示外,很快就開始對整個開陽府以及周邊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土地丈量以及清查隱戶運動。
按池非的說法,這就是所謂的打土豪分田地。
負責實行此事的官員隻認田契、地契,凡是沒有這兩樣東西的田地,軍隊全都收回,作為公家用地。
至於有這兩樣東西的田地,就按普通耕地的田賦來收稅,誰也無法例外。
什麼,你說這上千畝地是舉人的私產,按理應該免稅?
不好意思,東北這邊規定舉人隻可免稅一百畝,進士免稅三百畝,超出這個數量全都要交稅。
就這樣,西北軍在開陽府這邊開展了浩浩蕩蕩的土地丈量和清查隱戶工作。
這一舉動頓時讓開陽府當地的世家豪強叫苦連天、肉痛不已。
但麵對這支僅用一天時間就攻下了開陽城的強悍之師,當地世家豪強隻能敢怒不敢言地配合官兵清查自家的田地和佃農。
這一查,果然從這些世家豪強那裏查出了大量被侵占的土地以及被隱匿的佃農。
被侵占的土地官府當然全部收回,至於那些被世家大族隱匿的農奴,官府給出了兩個選擇,一是按人數來收人頭稅,二是燒掉這些農奴的賣身契,讓他們重新做回良民。
由於被侵占的田地都被官府收回去了,這些世家大族當然也不想白白養著這些農奴,於是大都選了第二條路:燒掉賣身契,讓農奴重新做回良民。
在完成了第一個目標後,得到了大量田地的西北軍開始進行第二項計劃:無償分地。
所謂無償分地,也不是真的將田地白白送出去,而是參照東北的做法:讓當地農戶來認領,並且讓原本是農奴如今已經變回良民的農民優先認領。
認領條件是五年內不能對這些田地進行買賣和出租,而且田賦高達五成。
雖說田賦高達五成,但除了人頭稅和均平銀外,其他地方雜稅全免。
這項政令一經推出,頓時在開陽府內產生了極大的震動,許多百姓都不敢相信真有這樣的好事。
雖然對此抱有疑慮的人很多,但總有些人是膽大的,尤其是那些剛剛才從農奴身份回複自由身的農民,更是別無選擇。
他們以前給世家豪強做農奴時雖然沒有自由,也經常被任意打罵,但至少還能有口飯吃,不至於餓死。
可如今他們雖說回複了自由身,但卻沒有了生活的來源,再這樣下去隻會活活餓死。
就算這項政令是假的,是西北軍用來哄人的也無所謂,至少現在他們有田可耕,不至於將來連口飯都吃不上。
為了活命,幾乎所有從農奴變回良民的農民都選擇了跟官府簽約,來認領這些他們原本就耕種習慣的田地。
看到有這麼多人認領官府的田地,其他還在觀望當中的貧農這下再也坐不住了,紛紛把心一橫也過來簽約認領。
於是沒過多久,這些從當地世家豪強手裏拿回來的被侵占土地很快就分完了。
這次分田運動果然對西北軍的形象產生了極大的提升效果,再加上西北軍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與朝廷當初宣揚的匪軍形象完全不是一回事。
這種種作為,終於讓開陽百姓對西北軍的印象發生了很大改觀,不再像之前那樣惶恐不安。
隨著百姓的恐懼日漸消失,以及城中秩序逐漸恢複,到了這一步,開陽府算是順利接管了。
一個月後,由李北定所率領的大軍再次開拔,往下一個府城萬江府進發。
就在西北軍以這種穩紮穩打、步步推進的方式逐步向北方各地蠶食吞並之際,遠在京城的大魏朝廷也開始了浩浩蕩蕩的遷都工程。
所有能用能帶的東西,幾乎都會被帶走,一件不留。
許多世家勳貴以及本地官員早就帶著家眷提前到了江南做準備,如今還留在京城的隻有無數平民百姓。
在拖家帶口地跟著大軍離開京城前,許多百姓都忍不住淚流滿麵,痛哭出聲。
誰也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還能否再回到這塊熟悉的土地來。
比起對故地的不舍,百姓們更多的是對前途未知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