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五章 指點迷津(2 / 2)

這種事情要是放在過去,別人給他的話,他一定會罵那個人腦子有病的,可是如今,他自己都相信,這個事情絕對是有可能的,而不是信口開河。

因為他是親身體會的啊。

這毛石發和母儀那臉上簡直就像是開了花似的。那叫一個高興啊。

不過麻煩的是,這兩個貨居然都拿張元來作為招攬生意的招牌,結果也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兩塊料子也是張元幫忙指點的,這下子張元一下子就成了香餑餑了,剛剛到解石區,就被很多人給圍住了,詢問自己中標的毛料到底怎麼樣,該不該切開來看看。

對此,張元著實是有些不耐煩地。他這個人脾氣不太好,容易著急。有時候話就急了。更耐不下性子去給別人解釋什麼,更重要的是,這人太多了,又熱。張元一看就有點急了。

不過這個時候,他還必須得裝著無所謂裝著很樂意的樣子去指點別人,人家翡翠王馬聰仁馬老先生都七十多歲的高齡了,也沒有見了誰不耐煩了,都是給耐心地幫助、熱情地解釋。

自己可以不學馬聰仁,但是最起碼的人際關係還是要維持的,可以借口人多,隻指點幾塊也就行了,但是絕對不能一下子就推脫拒絕。那樣的話,他張元這名聲就臭了。

我們讀《水滸》,大概都知道武大郎這個人。當然《金瓶梅》裏麵也有,這個人都被成是三寸丁一般的矮子,而且長相醜陋,被潘金蓮毒死了。

實際上曆史中的武大郎卻是做過縣令,身高在一米七八左右,相貌堂堂的男子漢。

他之所以後來被描述成那樣。無非就是因為得罪了一個秀才,結果這秀才頗通文墨。一路上寫文章編排武大郎,結果武大郎這堂堂男兒,最後就成了土行孫了,居然還被自己的妻子殺死了。

其實武大郎跟潘金蓮,那可是相扶到老的一對恩愛夫妻啊。

這就是流言的可怕之處。

張元也怕流言,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這根本不靠譜,現在網絡上謠言一旦傳開,你想解釋都解釋不清楚了。

所謂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啊。

張元不能因為自己怕麻煩,就不管不顧了,那樣對他的生意沒有任何好處,一旦名聲真臭了,再想恢複過來,那就難上加難了。

不過給別人指點料子,就要忍受眼熱的難受勁兒啊。

看到別人的料子裏麵居然有非常好的翡翠,張元也不免是有點的嫉妒,雖他已經權衡過了,買那些東西利潤空間不如他投標的那些大,可如果多給他一些資金的話,他肯定是要買的,畢竟這些東西可是真正的好料子的,就這麼讓別人拍走了,不看到還好,現在一個個挨著看,實在太糾結了。

緬甸翡翠公盤本來就比閆城那次的賭石大會要熱鬧得多,翡翠毛料的數量也要多上很多,所以這好翡翠自然也就多,畢竟緬甸翡翠公盤有著其得獨厚的優勢啊。

張元最終還是幫別人看毛料了,不過他看,自然不是幫那些人選,而是給那些人看這毛料是否能夠出翠,出什麼樣的翠,給別人看,他當然就不能得太準了,十分七分就夠了,得太假了,別人就會覺得你是在敷衍,那還不如不呢,如果得太確切了,又會很麻煩。

畢竟你是個人,不是神,如果每一把都十分準確,那真得是要惹出很多猜忌的。,

很多人在張元看了自己的毛料之後,都有點半信半疑,不過解開之後,一個個都目瞪口呆了,裏麵的翡翠雖然與張元的有些差距,可是基本上相差無幾,這真得是神乎其技了。

如此一來,再沒有人敢懷疑張元的判斷了。在場的所有人都把張元當成了真正的二代翡翠王,覺得張元才是真正有資格接替馬聰仁成為翡翠王的最佳人選。

賭石這個技術,也是需要賦的,雖經驗越多,那一般情況下技術就越好,判斷就越準確,但是這東西畢竟不是靠年齡話的,一大把年紀不如年輕人的,也是有的,但是像張元這樣,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就有如此精湛的賭石技術,卻也是非常罕見的一件事情。

“張老板了不起啊,這翡翠王的名號,怕是將來真得要被你拿下了。”

“是啊張老板,你這本事簡直絕了,以後給咱們多指點指點嘛。”

“張老板,幫我看看我這料子,看看能賭漲嗎?”

“張大師!您收我為徒吧。”

看著這些人,張元頓覺無語了,這人要是太高調了,也真是麻煩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