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二章 潑墨仙人(1 / 2)

梁楷傳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圖》、《李白行吟圖》、《潑墨仙人圖》等,但以《潑墨仙人圖》最為有名。..

畫繪布袋和尚半身像,構圖簡明而有力,用筆簡練粗放,尤其以布袋和尚的衣袍最為突出,寥寥數筆,神態活現,猶如畫山石一樣雄渾有力,又不失衣袍的柔和隨意,筆意十足,重墨渲染。

如除去布袋和尚的上半身不看,其構圖仿佛是一座雄健的遠山,穩健而廣闊,而繪布袋和尚的圓顱碩軀時,轉而用工細流暢的筆法,以工筆繪眉眼唇齒,笑容可掬,其淡泊而又嘻笑於世的神態表現得淋漓盡致,雖有一股玩世的態度,卻又顯示出其寬厚、仁慈、悲憫人的另一麵,這也正是梁楷處世態度的一種寫照。

戀戀不舍地將那《潑墨仙人圖》放到一旁之後,淩霄又看向了箱子裏其餘的東西。

同樣是繪畫,而且同樣是梁楷的作品。

這一幅是《六祖斫竹圖》紙本墨筆,根據張元所知,它原本收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卻不知道如何就到了席勒的手裏。

但席勒神通廣大,其實仔細想想也沒什麼好意外的。

搖了搖頭,張元將注意力放到了圖上麵。

圖繪禪宗六祖蹲踞執刀斫竹時的情景。

六祖為唐高僧慧能,是佛教禪宗的南宗開創者,提倡頓悟法門。

畫家繪人物衣紋用爽勁的折蘆描,用筆寥寥而形神畢現,且僅略勾眉目、鼻耳,人物雖為側影,而專注、自如的神情躍然紙上。

人物身後的樹幹直接用間有飛白的淡墨皴出,不事勾染,竹子亦不雙鉤。全圖用筆率略草草,這在當時是一種大膽的創新,豐富了人物畫的表現手法,對後世的人物畫創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畫幅左側署“梁楷”二字款。

接下來一幅則是《太白行吟圖》,同樣原本收藏在東京國立博物館。

《太白行吟圖》是梁楷減筆人物畫的代表作之一。

寥寥數筆就把“詩仙”那種縱酒飄逸、才思橫溢的風度神韻,勾畫得惟妙惟肖。

畫家不拘泥於瑣末細節,而是突出詩人的性格特征,選取最能反映詩人精神狀態和思想情緒的瞬間動作,加以概略的描繪。

雖是逸筆草草,卻言簡意賅,以一當十,毫無雕琢造作之氣。

人物神韻的體現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人物畫自梁楷一變後,從傳神進入寫意的層次,得意而忘形,畫家的精神創造獲得更大的空間。

放下《李白行吟圖》,淩霄拿起了梁楷的又一幅作品,《釋迦出山圖軸》絹本設色,原來是日本日野原宣藏。

釋迦著單衣跣足站於枯樹旁,手舉胸前,雙眸微微下視,麵容清瘦,須密長。

盡管已值冬季,衣帶在寒風中飄舉,但釋迦似乎並未感受到寒冷,絲毫沒有瑟瑟嗬凍之態,而是神情專注,愈顯入山苦修悟道後,意誌彌堅。

畫家以勁利的線條畫排疊的衣紋,用筆謹嚴,於人物神情刻畫尤見功力;蒼幹枯枝,用筆勁硬,很好地烘托了環境。

背景的坡石略加勾皴,樹石的畫法還可看出受到李唐的影響,此圖與其傳世減筆人物畫相比,屬較為工致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