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標曾收藏過的晉唐書畫,是當今所見絕大部分晉唐藏品的來源。 . .
根據李虹霖的研究表明,“梁氏在鑒定晉唐書畫時,經他題簽、題跋者很少,沿用前人者居多。從當前流傳下的作品來看,經梁清標題簽、鈐印和考證者最多的是兩宋時期的書畫,且大都精審得當”。
有聚就有散,藏品也是這個道理。
不過如此驚人的收藏品,也是不出三代,就消散殆盡。
據《正定縣誌》記載,梁清標之孫梁彬,在176年“引疾歸田”“資用屢空”,家道中衰,所餘藏品必然難得保全。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其實自梁清標死後,其藏品就開始大量流出。
他的藏品後來大部分進入清內府,收入乾隆時期編纂的《石渠寶笈》,很多法書還刻入《三希堂法帖》。
這位姓梁的毫無疑問是古代的一位大收藏家。
雖他死後家道中落,藏品大量外流,但這也改變不了他曾經輝煌的收藏史。
關於梁清標的事兒,張元以前在書中就看到過,他也是引以為戒,所以在收藏東西的時候,他並不打算將神羅集團直接交給自己的兒子和女兒繼承。
他要建立的是一個完善的經理人機製。
自己的兒子和女兒隻要能過上富足的生活就行了,有能力可以自己去創業,當然是站在他這個巨人的肩膀上。
他覺得那樣比直接把神羅集團交給兒子和女兒更好。
江山都不可能代代相傳,更何況隻是一個企業。
張元也從來沒有那樣的心思。
他做事兒,全憑本心,努力去做了,最起碼不會後悔。
“大叔,那裏有一家店鋪要轉讓,不如咱們去看看吧,你不是想在這裏開店嗎?”
溫蒂聽罷了張元所,心中對於張元的理想還是有些無法理解,不過她這個人有個優點。
那就是無法理解的東西,那就幹脆不鑽牛角尖了,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不是嗎?
張元想要在這裏紮根,最好的做法當然就是開店了。
開一家古玩店,能夠招攬很多人來這裏出售古董文玩,這也是一種好手段啊。
“嗯,進去看看吧。”
溫蒂的建議和張元的想法不謀而合。
寶華街這個地方,還是很有意思的,雖然規模可能比不上潘家園,但是東西的豐富程度,卻是一點都不遜色。
畢竟這裏有著包括中國、日本、歐洲、印度等地幾乎所有你能想象到的古董和藝術品。
在這裏開個店,保不準能行。
而且他也需要一個店麵來做中轉。
不然這舊金山的人想要賣東西,還得去洛杉磯找他,那多麻煩。
兩人走進了這家店。
店麵倒是不,估計有上百個平方,裏麵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古董藝術品。
先不東西好壞,光是這裏的物品種類,那還真是挺齊全的。
偌大一個店麵,卻沒有幾個人,甚至連客人都沒有。
夥計也就一個。
而且看這夥計的年紀,估計隻有十六七吧,應該還是上學的年紀啊。
搖了搖頭,張元決定不去管這個閑事兒,他要先看看這店裏頭有沒有好東西。
這都已經是職業病了,成了他一直以來的習慣,想改都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