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長安;
今天是熱鬧的一天,實際上長安城近半個月來都很熱鬧!
因為什麼?皇帝要嫁女兒了,玉門關外,帶領著七萬鐵甲將士穩穩駐紮在沙漠第一道接連西域和西突厥防線,得以讓鐵甲軍後方以及玉門關陽關內外居民得以安生度日的最高將領——安西大將軍雍正軒,就是皇帝大人的乘龍快婿。
還有什麼?當然是敢和皇親婚事相撞的明宰相家的親事了。
話說這位明宰相,當真是當朝第一賢臣名士,平時清廉明正待人謙和無一不讓人稱讚敬仰的,在朝堂和民間,都享有很高的聲望。
要說做人這樣沒話說的明宰相為何會冒如此大不違,還要從他那得天獨厚才華美名兼得,被人稱作天下“第一才女”的女兒明欣兒說起。
明欣兒,年芳十七才華無雙,自她十四歲東郊春季才子才女采青賦詩會後,第一才女的名字便落到她頭上,自此,便沒再聽說有勝於她的才女出現,因為東郊林外那篇江南吟還在最後的石壁上,哪怕才子也好,都沒自信能夠對一個可以勝於她的詩篇,刻印在上麵。
如此才女的大婚,又是貴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當朝明相千金,讓人驚訝的是,她這門親事從傳出到今日完婚竟然不足半月。
明欣兒,十三歲初漏美名便有不少名門望族上門提親,十四歲一首“江南吟”讓她連同她那不經常讓人窺見的美貌一起被傳揚長安城內外,自此,名士才子上門求親者更是多不勝數。
然而明欣兒似乎有她自己的打算,相親斷斷續續回絕了不知多少戶大好的人家,直至近日,下月快要例行秀女采選的當口,明宰相突然發布和天下第一商家更是長安首富的易家結親。
皇帝的女兒8月15中秋節與民同慶舉行,這長安兩大家族的親事,便在這前兩天的今日舉行;沒有人知道,明宰相為什麼要這樣做,也沒有人知道,皇帝老子為什麼會允許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發生。
婚禮當天,從新郎家的朱雀街到新娘家的長安街,一路繁華錦繡,盛況迎門。
可是男方家的好意似乎還不被人心領,隻見新郎隨從等的都不耐煩了,新娘家連剛才進去看情況的老宰相都不見人影了。
“這時辰都快到了,相爺家的千金怎麼還沒出來?”
“就是呀!誤了吉時可不是小事呢!”
“聽說明宰相的千金和易家的公子其實並不同意這門親事,是兩方老人進宮麵聖一道聖旨請下來易家公子才乖乖來到這裏迎親的,這明相的千金該不是死拗到底,臨門一腳逃婚了吧?”
“不太可能吧?畢竟個人生死是小,連累一家老小跟著受累罪過才大呢!明小姐知書達理應該不會讓自己的家跟受滅頂之災才對。”
“還沒看出來嗎?會讓明相都如此沒辦法的女兒,怎麼會是傳聞中傳統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現在看來以往傳言都言過其實了,沒準,明相千金才是真正厲害的主兒呢!”
“太過臆測了吧?”
……
過久的等待讓議論四起,過多的議論也讓人越發的不安。
一身紅袍麵若冠玉的年輕人,靜靜的聽著私下所有人認為他聽不到,聲音卻分明能讓他聽到的議論聲,閑的無事,在白馬上癲呀癲的癲著腳,一手支膝托腮,懶洋洋的看了眼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宰相府,繼續百無聊賴的晃悠著他的腳丫子,又打瞌睡,可對這新娘子會延誤吉時一事卻壓根沒當做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