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第582章 古道話別(1 / 2)

相識一眼,各自又轉開,縱然一切結束的今天,縱然也清楚了彼此的難處和堅持,一直到現在又保存著一種無法斷絕的聯係,可當隻有兩人的情況下,還是覺得再難以找回曾經的那份誌同道合的氣氛了。

然,分別在即,他們如今若不道別,倒真是不知再見何年何月了。

“之後就要自己獨-立門戶了,雖然辛兒很堅強,如今身體也比以前好了,但到底是個女人,你如今身上擔負著一家人的重任,萬不可再像鐵甲軍中那麼顧前不顧後了,獨-立門戶後,再不將事情考慮周全一意孤行,受苦的就要是你身後所保護的家人了。”

易幼颺深吸一口氣,縱然有點不願受他的說教,倒是也沒再太鋒利的反彈了。

“你還是管好你自己和英兒吧!我落腳的地方好歹是玉門關外,前可往敦煌投靠太守,有穆麟驍這個新任鐵甲軍大將和整個鐵甲軍撐腰周旋,後可退居玉門關,對那些貪官汙吏作威作福,再不濟可以帶著一家人跟辛兒回花穀做個上門女婿,怎麼著都算有個落腳的地方,而你?”

他連連搖頭,十分哀歎,語重心長道。

“雖然明麵上是升職了,成了天子的乘龍快婿,可在十年內勢必無法安定下來,現在有英兒陪著還好,萬一以後英兒有了身孕,天子借機將你的妻兒留在長安,你可就真成了孤家寡人,為天子皇家四處勞碌的命了。”

雍正軒輕嘲。

“你覺得我會讓自己流落到那種地步嗎?女兒給了我就是我的,他要再收回去,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兩人說著,卻發現他們都是在憂慮著將來,而不是在祈願著未來,這真不是好兆頭,分別在即,縱然憂慮彼此也不該在這個時候糾結這些才對,畢竟他們都不是笨人,又怎麼會真的將自己落到哪一步?

兩對鴛鴦兩對車馬隊,都是浩浩蕩蕩的一行,一行往南方調整地區邊疆大吏兵權問題,一行往西而行,舉家牽往塞外而行。

辛兒與明英各自上了自家的馬車,回身探身相望,又不舍的連連擺著手,互相道著。

“珍重啊!你和二哥都是。”

辛兒也是淚眼婆娑。

“你也是,那天經過玉門關,千萬別忘了關外還有你這一個妹妹,雍正軒,你也是,我是從你的將軍府出嫁的,這層關係你是逃不掉的,一定得照過好我姐姐。”

雍正軒上了馬,對她如此婆娑聲厲的囑咐又是好笑又是感動,最後眼中竟也忍不住湧上酸澀,大將軍忙控製住這突來的情緒轉變,對這從來沒少鬧心的義妹,也虧欠了不少的義妹道。

“起碼這個能做到,既然已認了我這個哥哥,那我這層關係你也必然逃不掉,他日哥哥若真落了難,但願你的家門別將我避之門外了。”

辛兒淚奔不已,抹都抹不斷。

“反正也不是給你第一次坑了,也不在乎再給你這個做哥哥的多坑兩次了,隻是你怎麼說也是當朝輔國大將軍,又是天子的乘龍快婿,而我不過是一介平民了,隻怕以後要用得著你的地方反倒多了,到時你可別後悔。”

雍正軒好笑,眼中的酸澀卻最終化成了男子漢的熱淚,在他別開頭間悄悄對這個這一刻才感覺,真正像個妹妹的義妹落了下來,頷首大方道。

“這也是應該的。”

說著他轉頭,對也已經上了辛兒所在的馬車,正探著半個身子在外麵的易幼颺抱手,深深的看了一眼。

“邊塞路遠,如今正是寒苦時節,萬萬保重。”

易幼颺眼中閃過一絲猶豫,卻有著更多的愁緒與千言,最終也隻化成了惜別的話。

“江南雖美,卻是細雨入骨,最易傷人,大哥在大漠那樣波瀾壯闊的地方待的久了,進了那樣的地方,切記萬事小心,事事想到絲絲入微,莫讓那些綿裏藏針之人找到機會了。”

他與他之間的那些芥蒂,那些如今還是沒有放下,卻牽連的更甚的牽絆,最終換來他這一句由衷忠告,雍正軒心底是不比對辛兒那份對他的寬容給感動的,遙望他良久,長安還夾著雪的風垂落了大將軍眼角墜著的一粒冰晶,對這個他同樣虧欠了不少,今生注定無法還清的人,由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