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急的拍了拍腦門,突然想起吳三桂信中表述的第三點,頓時就有了思路。
其實我讓福王軟禁起來,冒著生命危險裝傻充愣,目的很簡單,就是要爭取時間,然後拿到軍權,再兵不血刃的奪回皇位。
但這軍權福王不可能直接給我,不過我在他身邊安插了一個可用之人,這人就是鄭成功。
鄭功成對我是百般忠心,隻要福王把兵部尚書之職授予他,那麼我想要奪權就容易的多了。
而我之前讓鄭功成接任福州總兵之職,其實就是在為他後麵掌權鋪路。
那麼,要想讓鄭功成上位,就必須讓他立功,同時還得讓現任兵部尚書馬士英吃敗仗被降職,而要想做到這一切,最關鍵的人物就是吳三桂。
吳三桂不是在信中李自成不信任他嗎,那我需要做的就是幫助他贏得信任。
他要想贏得李自成的信任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幫助李自成打明軍。
隻要吳三桂帶兵南下攻打蘇州、杭州等地,那鄭功成就有機會成為兵部尚書,掌握大明的軍權。
為什麼這樣呢,是因為我知道現在蘇杭二州的負責人正好是馬士英,馬士英根本不是軍人出身,對打仗更是一竅不通,跟吳三桂打他必敗無疑,一旦吃了敗仗,福王絕對會問責降職,這樣一來,鄭成功就能輕鬆上位了。
如果事情真的能如我所想,到時吳三桂拿下蘇杭直逼南京,而鄭成功又手握重兵,福王就算我不殺他,吳三桂也會為父報仇宰了他。
而這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我不用將陳圓圓送到山海關,完全可以服吳三桂,讓親自南下報仇娶妻。
不過要想讓李自成放吳三桂南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以曆史上對李自成的描述,他是個反複無常的人,不會輕易相信任何人,所以我眼下要做的就是給吳三桂創造南下的機會。
想到這裏,我馬上對張昭:“張將軍,你趕快去把鄭森給我叫來,我有要是與其商談!”
“末將這就去辦!”
等到晚上的時候,鄭成功就來了,問我找他有什麼事。
事情其實很簡單,我想讓他從福建出兵攻打李自成在南方的部隊,一旦他成功擊退了圍困南方的農民軍,那麼吳三桂就可以找借口南下了。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農民軍現在應該已經攻到江西九江了,而且九江的明軍好像根本守不住,急需支援。
於是我就問鄭成功當前的局勢,結果真的跟史書上記載的一樣,九江守將左良玉已經多次向福王求援,但朝廷沒有一個人敢出去打。
“鄭,明日早朝你就跟福王,願意從福州出兵,去解九江之圍!”
“皇上,為什麼啊?”
“你別管為什麼,朕叫你這麼做,自然有朕的道理。記住,此戰你不但要守住九江,而且還要痛擊李自成的農民軍,打的越狠越好。”
“皇上放心,臣一定完成任務!”
鄭成功話雖然的慷慨激昂,但我還是有點不放心,畢竟曆史上記載他最擅長的是水上作戰,陸地上的較量他敗多勝少。
而九江守將左良玉,那可是明軍中少有的悍將,高曉鬆在《南明悲歌》裏講過,左良玉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想到這裏我就:“鄭,你帶兵到了九江,一點要與左良玉配合好,切莫出現分歧。陸地上作戰最好直接交給左良玉,長江水戰則由你自己指揮,朕相信以你的能力,絕對會大勝凱旋!”
“皇上指點的是,臣早已聽聞左將軍陸戰神勇,此次去九江一定向他好好學習!”
“的好,朕最欣賞的就是你這種胸懷若穀的人。好了,你回去吧!”
鄭成功走後,我拿出了筆墨紙硯,第三次給吳三桂寫信,在信中我又跟他談了三點,主要內如如下:
第一:如實告訴他,我已經被福王篡位了,痛斥福王荒淫無道,殺害他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