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崇禎之喜(2 / 2)

崇禎皇帝在金鑾殿上,大聲的咆哮著,日益幹癟的身體顫抖著,是憤怒,也是恐懼,麵對目前的形勢他感到無能無力,滿朝文武隻剩下酒囊飯袋,居然沒有一個可用之人。

唯唯諾諾的站在庭下,將他的怒吼當作耳邊風。

心哀莫過於心死,崇禎強忍著眼淚從眼角流出,要是上能夠給他重新一次的機會就好了,他的眼前浮起一個個熟悉的麵孔,周延儒,溫體仁,孫承宗,楊嗣昌,袁崇煥,祖大壽,盧象升……

他揮了揮幹枯的手,悲哀道:“退朝吧!”

滿朝官員離開後,他一人坐在金鑾殿的寶座上,看著空蕩蕩的大殿,隻感到周身盡寒,生出一股無助的淒涼,看著一桌的奏章,心中怒火狂燒,手猛的一揮,全部掃在地上,雙手扶在桌前,大吼道:“朕不甘心!”

他的聲音在殿中不斷回蕩著。

一旁的太監王承恩看著有些不忍,看到地上一本紅色綢緞裝裱的奏章,趕緊拾起,隻看了一個開頭,心中大喜,連忙遞到崇禎跟前,喊道:“陛下,大捷,大捷,河南傳來的捷報!”

崇禎一聽,連忙搶過,如饑似渴的看了起來,上麵詳細記錄了整個戰役的經過,孫傳庭是武官世家,雖然文官出職,但作風剛硬,行文中也很少擺弄文采,平鋪直敘,言之有物。

崇禎不像是在看戰報,而是在看一部一樣,輾轉起伏,一波三折,時而拍桌叫好,時而氣得咬牙切齒,大罵該殺,時而滿麵陰沉,時而麵露欣慰。

當看到鍾劍夜襲李自成大營,數十萬大軍不戰自亂,分崩離析,他喜不自禁的從椅子跳了起來,歡喜大笑道:“好個鍾劍,好個鍾無罪,這才是大明的肱骨之臣,這才是我要的絕世猛將。”

王承恩看到崇禎如此歡喜,也鬆了口氣,記憶中崇禎好像很久沒有這樣開心過了。

崇禎又重新看了一遍,這次表情中隻有愉悅,忍不住回頭道:“這最後鍾劍還下落不明是什麼意思?難道還沒有找到嗎?”

王承恩並沒有看過奏章,心揣度了下,道:“鍾將軍計量無雙,心中隻怕有其他考慮,定是追擊李自成去了。”

“一定是如此,一定是如此,哈哈啊,王承恩,你覺得這次我該封個什麼官給他才好?”

“奴婢不敢逾越!”

“我記得他還是一個指揮僉事吧?你剛剛喊他將軍,那我就封他一個將軍當當。”

王承恩看崇禎興致這麼高,想起關於鍾劍的一件軼事,於是將他和董宛的事情,跟崇禎皇帝提了下,沒想到崇禎也來了興趣,問道:“他今年二十五,還未成婚?”

“聽剛為父母守孝三年,婚事就拖延至今。”

“嗯?果然是至孝之人。”

崇禎很看重孝道,當年楊嗣昌就是因此被提拔上來的,或許在他觀念裏至孝方能至忠吧!

“傳我口諭給那幫內閣大臣,羽林衛指揮僉事鍾劍至誠至孝,驍勇能戰,盡忠國事,初授定遠將軍一職,實授山東府參將。”

王承恩想到山東為禍的滿清韃子,心知崇禎有意將鍾劍調往山東,山東總兵劉澤清實在有些不像話,眼看著滿清在山東大地肆虐,卻龜縮一處,不敢出兵,需要一個強力的人鎮守在此。

“奴婢這就去傳達!”

崇禎一掃陰鬱,再次拿起奏章細細品讀起來,看了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