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父子詳論為政事 上下一心大開荒(1 / 3)

(今日二合一。 )

肖毅歸返晉陽,滿城父老皆是以之為傲,就更別提肖府中人了,咱家公子一走三年,再度歸來已然是名滿下!十八歲封候拜將放眼大漢又有幾人?便是老家主當年也沒有公子如今的風光。而和久別的親人見麵肖毅心中很是歡喜,老太太看見孫子,肖夫人見到兒子,春桃終於盼來了丈夫,相見之下自有一番悲喜。在如此歡樂的氣氛中思雲珠“離家出走”之事也自然就被衝淡了,絕不會有人在此場合提起此事。

看著眼前昂藏俊朗的兒子熟絡的為自己衝泡茶水,一向以嚴父自居的肖元雖是口中不言麵上不顯但內心卻很是自豪!我的毅兒果然是棟梁之才,絕沒有枉費了自己的一片苦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如今這個年紀兒子已然勝過自己當年了,想想三年之前簡直是判若兩人。

“爹,喝茶。”看著父親若有所思肖毅笑著碰了一杯香茶放在麵前,實話還是自己這個老爹繃的住,明明很想兒子但臉上就是一點不露。

“毅兒,此次子可謂待你頗厚,汝心中又有何想?”茶還是那罐茶,水還是家中水,可愛子所泡喝在口中就是有不一樣的感覺,肖元稍稍回味之後便目視肖毅問道,起來愛子也是肖家曆代第一個名將了。

“子厚恩毅兒自當報之,此去雁門當要使得民生安定各得其所,更要安定邊疆穩守國門。”肖毅聞言正色道,攘外安內便是他郡守的職責。

肖元聽了微微頷首卻是不再言語隻將眼光看在愛子麵上,似乎想要分辨肖毅此語是否言不由衷!在愛子歸家之前他已然接到了丁原的信件,子最初的願意是要肖毅擔當司隸校尉的,那可是中樞之處皇帝近臣,而最終導致他北往雁門則是一幹內臣的進言,在肖元內心深處是和丁原一般為愛子鳴不平的,且他還多了一份歉疚,此事多半與自己相幹。

“爹爹,這坐鎮邊陲抗擊異族兒不懼之,唯那民生行政之道卻非所長,兵法有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之言,而為地方之首兒若無能便會累及數十萬百姓,還望爹爹多多教導為政之道。”見父親不語肖毅又再言道,這番話可是真心實意,想要一統下就要文武兼濟,行政之事絕不輸與武力,自己雖然多了近兩千年的見識但亦要與這個時代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與此處父親是最好的老師人選,肖元擔當禦史之前亦曆任各級地方官員。

“我兒心中當真沒有半點不平之意?若非內臣作梗你便會是子近臣位高權重!”見肖毅語氣極為真摯肖元忍不住還是問道,現在的他是有著很深的後悔的,早知如此就該利用自己的人脈為兒謀事,區區虛名算得了什麼?相信毅兒一定會忠君愛國,繼承自己當年的未盡之誌。

“爹,孩兒心中並無半點不平之意,以張趙等輩之為人就算毅非肖門之子亦會為之所忌,那是兒子年少輕狂不懂收斂鋒芒之故,再言這戰陣之事雖是千變萬化可兒還能掌之,唯獨中樞之地波譎雲詭,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兒閱曆尚淺未必就能駕馭。如今能在邊疆之地紮紮實實勤政為民又能錘煉自身,他日若有時機再入東都方能應付裕如!因此今番之事對兒言之有百利而無一害,此皆兒肺腑之言。”俗話知子莫若父,其實反過來也得通,雁門郡守之位就是自己最大的利好,何必讓父親糾結於心。

“我兒當真是長進了,好,既然起為政之道,不知汝心中又有何見地?”肖元聞之心中欣慰,原本還有點擔心兒子年紀輕輕便身處高位會不會因而生驕,可這番話條理清晰見事精準更有自知之明,足見他沒有半點的飄然,愛子既有此問他為人父者又豈能不傾盡全力助之?

“爹,兒子所想便是……”見爹爹發問肖毅也毫無隱瞞的將自己一直在構思的行政之道詳細出,這一番解便是肖元也聽得既有興趣,兒子有很多想法都是自己沒有想到或者不敢想的,但仔細思考卻很有道理,當然還有很多並不成熟,亦稍顯稚嫩。可他才十八歲,不光可稱大漢名將為政亦極有見識,軍政雙優那才是真正的文武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