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劉虞的書信,肖毅已然開始準備出兵,可此事卻在中途出了些意外,朝廷下旨並未派冠軍侯前往,領軍的變成了另外一名中郎將張益,同時劉刺史與匈奴人談和雙方各自撤兵,北平太守領安北將軍公孫瓚亦是率領麾下一道出兵討伐二張。肖毅聞訊倒沒有太多的不滿,那多半還是內臣作梗,生怕自己再建新功,看來那些內臣們對自己的怨念當真不淺。
這個消息恒之暫時未向麾下透露,如今眾將們都在憋著一口氣大練兵好搶那先鋒之責了,肖毅不願在此時挫了軍心士氣。不打就不打唄,本公子還要踏踏實實的發展雁門了,麵對內臣的強勢肖大公子多多少少有著一些阿Q精神,你們就蹦噠吧,反正也沒有幾年好風光的了。
有著後世多年癱瘓的經曆,肖毅的心態是掌握的相當完美的,有些事情一時不順就暫且放下,反正長籲短歎也沒有用,誰叫自己這兩年風頭太盛還有一個清流派的父親?內臣要和他親近還就怪了。而放下此事他還有很多事情可忙了,這不,肖大郡守立刻就投入到秋收工作裏去了。
當日好善無縣之事全部交給皇甫林打理,肖毅出言自然不會不算,此次他是親自帶人下去查看其餘十縣的秋收的。走前這個消息也隻有戲誌才簡雍兩人知曉,恒之可不希望他下到各縣看到的會是準備好的景象,有定邊軍的駿馬換乘他的速度也會相當之快,至於月照千裏白就要留在家中了,這匹駿馬太過顯眼別人一看就知道是肖郎到了。
順著官道奔馳兩個時辰的時間肖毅就到了他此行第一站安陽縣,倘若放在半年之前即使以定邊軍的駿馬也不會有如此快捷的速度,總計有接近兩萬的民夫被肖毅分做六隊去平整雁門郡各縣之間的道路。後世有句話得好“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便捷對於經濟發展有著很重要的推動作用,此世修路比之後世可要簡單許多,從目前看道路狀況是可以滿意的。
行走在安陽縣郊的道路上兩邊已然都是忙於收割的農戶,還有不少郡國士卒穿插其中,看著這一幕肖毅微微點了點頭。以軍助民,軍民一家亦是他在軍事建設之中的理念,且隻要將宣傳鼓動工作做好就不是難事,定邊軍便是明證,如今善無百姓對郡守麾下的這支大軍是印象極好的,雖還不到軍民魚水情的程度可隨著日後逐漸發展總能達到那個地步。
“老鄉,我們是晉陽行商的,能討口水喝嗎?”來到一處田間見一幫百姓正在歇息,肖毅一行便就下馬,朱寶上前操著晉陽口音笑問道。
“嗬嗬,一口水有什麼打緊。”一名中年漢子笑了笑客氣的道,隨即就拿出了水罐,再拿出幾個碗來倒上水給朱寶他們送來過來,此時的民風十分淳樸,百姓對待外鄉人也頗為友善,讓肖毅一行感覺極好。
“老哥,今年的收成怎麼樣啊?”阻止了朱寶要為他拿出專用水碗的動作,肖毅上前很是隨意的在中年農戶身旁一坐便笑著問道,完便將清水一飲而盡,這個年頭沒有汙染,便是這水喝下去都是甜絲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