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安平的攻打進行到第三日後,蒙虎已經覺得自己很難再撐過第二個三日,守城戰之中他終於發現了肖毅的一個特質。那些以前交過手似乎戰力並不是這般堅強的士卒到了他手中似乎總有不的提升,而這種特質往往是那些前朝名將才能擁有的。他相信如果沒有援軍安平城定會被攻破,可自己卻不能撤,肖毅統帥騎兵之能比他的攻城戰更加久負盛名。
蒙虎決定他要與城皆亡,算是為將者一種不屈的宣示,但出乎意料的是肖毅的攻勢在第三之後竟然緩和下來,讓他有時間去修補那些遭到嚴重破壞的城垛。他不相信這回是肖毅的失誤,因為三以來漢軍的攻勢一次比一次精細,一次比一次更能帶給他巨大的壓力,敵軍在不斷磨礪著自己的戰術,而自己很悲催的成了磨刀石,此時停下肖毅一定別有所圖。
對於魯曠和陸洋肖毅給出的解釋是要看一看張燕接下來的動靜,雖然有些不合常理或者此舉會給敵軍喘息之機但二將還是接受了,他們和蒙虎一樣相信肖毅不會犯錯!三的攻城戰他們都在陣前觀戰,令人驚訝的不僅僅是恒之多變的戰術組合與思路,或者那種嚴謹的作風和細節把控,更關鍵的是無論是西園軍還是他們的麾下在經曆實戰之後戰力都有提高,讓人不得不佩服肖毅的統軍能力,那麼他如此為之定是有所用意。
至於司徒非徐晃等將校恒之根本就不用解釋,訓練加上實戰以及過往無數的戰例證明冠軍侯不會在關鍵時刻疏忽,他們聽令行事就是。
此時在安平城下的漢軍之中最能了解肖毅想法的怕也隻有軍中祭酒郭嘉了,他知道冠軍侯是在看著千裏之外洛陽的風雲變幻,似乎這位年青的副帥此時已然無心與眼前的戰局。當然在奉孝看來這停一停也不是什麼壞事,二人就此有過商議,當一個人一直處在高壓之下他的潛力將會被激發出來,而一旦中間有所緩和再想保持那種緊張的狀態卻非易事。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對肖毅出的這八個字奉孝極為讚成,也不得不承認肖毅再把控敵軍將領心理方麵有著很深的造詣。因此他也在為肖毅攻心戰來添磚加瓦,一批批黃巾戰俘被送到安平城下喊出各種各樣的不同的訊息,其中當然有真有假,敵軍信不信奉孝不會太過在意,隻要擾亂對方的思維便已然足夠了,一旦他們士氣泄了再度攻城便可事半功倍。
實話肖毅停下攻擊的目的很是單純,就是靜觀洛陽變化來決定自己下一步的行動,隻要曆史按照原先的軌跡發展他會以起兵討伐逆賊為名立刻回到雁門,黑山張燕和他肖恒之一無殺父之仇,二無奪妻之恨又哪裏值得他在此耗費兵力?至於漢室?肖毅心裏也從來沒真正當回事。
當然想是這麼想,出來肖毅肯定是不會的,哪怕他對郭嘉已然極為信任。不過就冀州戰局進展到如今來看,奉孝的才能已然在漸漸地顯露出來,按後世的法郭嘉就是一個極為稱職且有著不凡創造力的參謀長!他可以根據戰局製定出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案,且思路敏捷馬行空,很多事情自己隻是一個想法他就立刻能將之付諸實踐。而在郭嘉身上最不缺的就是那種冒險精神,各種詭道奇法包括陰招損招都是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