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元年,孫某領江東健兒討賊兗州,有幸與恒之共事,其武勇統軍確是令人佩服,後又屢克強敵,論起戰功眾皆不如也。可此番討賊事關大漢社稷,盟主之位更是重之,需要整合全軍眾人心服。故恒之統軍用兵皆是無礙可要擔當盟主卻是稍欠閱曆,想恒之自己定也不會做此之想。”孫堅話之時眼光很是坦然的看向肖毅,此言的確是他心中所想,這裏許多大漢老臣,由一剛過弱冠之人統帥的確有些太過兒戲了,並不足取。
“哈哈哈,文台兄所言極是,毅有何德能居於各位之上,公孫將軍太過抬舉了,毅絕無此心。”孫堅完公孫瓚似乎還要反駁,肖毅此時哪裏還能容他話,當下一陣長笑之後言道,亦是對孫堅微微頷致意。
“冠軍侯所言極是,這盟主之位便該是聲望卓著年富力強之人擔當,以我見既然此次會盟起之人乃是曹孟德,便可由他擔任盟主亦是名正言順。”鮑信聞言接著道,有文玨之命他在肖毅來前是一直沒有表態的,此刻孫堅之言一出,恒之的態度也很堅決,他與曹操乃是故交便如此言之。
鮑信完眼光看向肖毅,恒之隻是微微一笑,討董是大前提,權力之爭亦是必然,此時他就能看上一場好戲。這餘光所及之處袁紹依舊一片坦然,很能沉得住氣,袁術則還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看起來這兄弟二人的關係怕是並不和睦,倒也與史書所載頗為符合。袁術才是袁家真正的嫡出,要是放在明清之時袁本初是不會有如此高的地位的。
“既是由操起,這盟主之位操是斷不能當。”曹操出言也很是堅決。
“孔北海乃大漢名臣,聲名卓著……”此時又是陳留太守張邈言道,一時間又是引了一場議論,肖毅饒有興味的品茶旁觀,這內耗怕也是華夏自古的傳統,討董之戰乃大義之戰,盟主之位對於名聲的提升會有絕大的好處,是故眾人當然會有所心思,在此處爭論一番亦確是人之常情。
“恒之,卻不知你屬意何人?”來去一時不得要領,陶謙見狀微微搖頭,便是出言對肖毅問道,他是真心實意要討伐董卓救出子,沒有什麼私心雜念,見眾人相爭頗為不耐,又不便再,這是要借肖毅之口。
“陶公的是,我亦想一聽肖郎之見。”韓馥隨之笑道,當年肖毅對他可為有救命之恩,他又素來敬佩肖元,倘若肖毅出人選他就會加以支持,如今觀陶謙顏色怕也是如此用意,盡早定下亦確能盡早出兵。
兩大刺史這麼一出言,眾人看待肖毅的眼光更是不同,此人雖還年輕卻已然有了極大的名聲,當然他還有個好爹。如今在這個重量級的場合之中他也展現出了強大的話語力,甚至有一言而決盟主人選的可能。
“勞陶公韓刺史相問,在毅眼中這盟主之位在座卻隻有一人可以擔當,必可使得行伍和睦,三軍得所。”肖毅謙遜的一笑隨即出言卻是擲地有聲,既然盟主之位與自己無關又為何不抓住機會賣個人情了?和盟主搞好關係苦仗累仗交給別人去打豈不是上策?尤其是那居心叵測的公孫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