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九回 漢末英傑不可輕 今當蟄伏安北地 上(1 / 2)

鄴城剛被公孫瓚大軍攻打,在並州的協助之下韓馥擊退了來犯之敵,但損失亦是不,可以袁紹在此時進攻的確是最佳時機。

肖毅不是想到過這一點,也不是沒有動過留下一支主力協助的心思,但如此很有可能招人所嫉,他手伸的太長。更為關鍵的原因還在他要全力對付公孫瓚的回援大軍,兵力就定要雄厚!與鄴城相比殲滅白馬將軍才是此戰的主題,肖毅亦要將所有的人力物力運用到幽州軍方麵。

水淹白馬,火燒涿縣,郭嘉的妙計令得涿郡一戰殲滅公孫瓚八萬大軍而並州軍的損失隻在六千上下!在漢末而言足以稱得上輝煌,亦證明了一個頂尖謀臣對於戰局的重要。可要知道在戰前就是奉孝本人也不敢去做這樣樂觀的估計,不是不自信,未言勝先言敗乃是統軍者必備素質。

在肖毅原本的估計之中,已經做好了付出五萬傷亡的代價,當然那是最壞的情況。戲誌才與郭嘉亦是讚同了主公的觀點,是以在鬼才的作戰計劃之中還有著另外兩套詳細方案。倘若計謀不成就要靠兵力的厚勢與公孫瓚一較高下,那麼並州軍自然要集中所有精銳來確保此戰獲勝。

不光肖毅想到了這一點,郭嘉也是一樣,甚至還做出了安排,耳緊盯袁紹麾下各軍和府中,張合的白虎騎及漠雲的飛雲騎抄路而回則是要冀州軍有所顧忌,肖毅能幫韓馥對付公孫就能對付袁紹。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恒之立刻在州府之中召集眾將議事,聞聽此迅郭嘉首先做了一番自責,身為涿郡之戰的總指揮,冀州戰場也是他關注的方麵,主公牽製北平難以分心,自己考慮全局就應該更加全麵。

“軍師絕無必要如此自責,此次之事過不在軍師,看來毅自以為足夠重視終究還是看了本初兄的決斷,要有過,過錯在毅。”麵對郭嘉的自責肖毅是一笑言道,此時他的心情也放鬆了下來,事情既然已經發生再去糾結之前如何還有什麼用?細細籌謀如何麵對才是最該做的事情。

“主公的是,袁本初也不愧一方豪雄,時機把握的分毫不差,如此看來他在大力接應公孫瓚回援之時當已有計較,其中也必有田豐等人之謀。糾其妙處還在一個快字,快的連我軍此時也是鞭長莫及。”戲誌才接著言道,有了耳傳訊再將之前袁軍的動作聯係起來,就可見其詳。

“誌才所言不假,所謂兵貴神速,不過袁本初若非如此又豈能被毅看重?眼下不言其他,就要看看渤海南皮士卒多久才能拿下鄴城,我方又該如何應對。&l;&g;”肖毅笑道,方才他的出言可謂是真心實意,很多時候你都以為自己已經足夠重視敵人,可也僅是以為,敵人比你想象更要強大。

便在正史之中亦有人評判袁紹“色厲內荏,臨大事不能決”,肖毅來到今世一直在告誡自己不能先入為主,可不能否認的是他還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至少肖毅一直會覺得袁紹比不上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