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八回 今後之計當向東 挾天子以令諸侯 下(1 / 2)

司隸?聽了戲誌才之言肖毅亦是沉吟,實話他還沒有動過拿下司隸的念頭,自從董卓一把大火燒了東都此地已然滿目瘡痍,原本的百姓被帶往西都一大部分,自己又帶了不少回並州,此時河東河內河南三郡都是人口稀少,原本的京兆尹是千裏無雞鳴絕不過分,現在的司隸東部是雞肋絕不過分,從軍事角度而言肖毅寧願去取涼州也非司隸。

“毅信誌才所言必有所指,不過以眼下來看河東等三郡太過貧瘠,我此時當真無力圖之,況且一旦董卓大軍出函穀,東都一代無險可守,更極其有利於騎軍作戰。”肖毅坦然言道,出兵占領不是難事,可占領之後的防守以及發展才令人頭疼,畢竟破壞要比建設簡單的太多了。

“主公所言極是,前番與奉孝所言握拳之比亦是精妙,因此忠之所言亦是在我軍休養生息能有餘力之後,不過河東河內二郡出大河以北,西涼鐵騎想要越河而擊絕非易事,此二處雖是人口稀少但主公豈不是正可將黑山之民遷與其內?如此有兩年時間此處當不下並州各郡。”戲誌才頷首道,對肖毅所言他並無不喜反倒很是欣然,在三人之間有著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哪怕因此而爭論,但絕不可因此動氣。

“遷黑山之民而往河東河內?嗯,誌才高見,不過當日公瑾言及張燕在暗對付袁紹乃是一招妙手,但二者相較似乎誌才之言更為妥當,不如請公瑾前來一道參詳如何?”張燕手下有數萬精銳,還有近五十萬民眾,單靠山中是無法養活的,原本肖毅已經策劃了移民之法,但很顯然讓其去往河東河內更容易讓張燕接受,隻要有人他就不會愁地方的發展。

戲誌才郭嘉聞言相視一笑,門口響起了朱寶的生音,卻恰是周瑜求見,肖毅一聽微微搖頭而笑,對著兩位軍師一抱拳,顯然早有安排。不過現在周瑜已經飛快的成長起來,他的能力足以參加中樞大局的討論了。

公瑾進門先給二位軍師見禮,隨即來到肖毅麵前雙手抱拳正色言道:“兄長治軍有非常之處,瑜受教了。”今晚之事戲誌才郭嘉已然知曉周瑜怎會不知?細細揣摩兄長的手段再見士卒的那種士氣,不由周瑜不感歎,若是論起對士卒及中下層軍官心理把握的精準,兄長為下一人。

“公瑾不必如此,為兄從軍十年,見得比你多罷了,既然汝此時前來,想必軍師之法定也知曉,卻不知有何見解?”肖毅擺手笑道,他如此不過是借鑒了後世的經驗,倘若今世有人能為那當真是驚世駭俗了。

“軍師高見勝瑜數倍,遷黑山與河東河內亦乃妙手,瑜在冀州已然見過冀州軍的戰力,便與我軍相較也相差無幾,袁本初麾下人才濟濟,張雲渺未必能與他太大威脅。況且君侯今後兩年怕都是要蓄養民力,這四十萬百姓用在地方實是勝過多也,瑜讚成戲先生之法。”周瑜謙然一笑道,無論言語談吐其實公瑾才完美的繼承了肖公的風采,令人見之則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