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回 北地烽煙白馬勇 心生忌憚右王來 上(1 / 2)

視察了一番渡口的建設,肖毅又快馬走了兩郡十餘縣地方,他要親眼一觀安民的成果,雖然各郡都會有詳細所報,但親眼去看實地考察也一直都是肖毅的風格。他當然不會去通知郡府縣府,如此不得看到的就是表麵文章了,表麵文章去這回事在華夏亦是源遠流長。

一連十幾日,肖毅都在兩郡,對黑山之民安置的情況和春耕的進度他還是頗為滿意的,缺點當然不會沒有,但身為一州刺史恒之亦不會立刻去尋那些縣郡官員對質。隻要不是影響太大,自然該按正常的程序來走。官場有自己的規矩,倘若恒之事事親力親為隻會令得人人自危。

離開河東肖毅去了上郡,沿途正好一觀各地春耕之事,就在上郡伶俜,他接到了耳的飛鴿傳書,言及南匈奴右賢王於緊親自趕來晉陽要求見冠軍侯。這幾年大漢與南匈奴相安無事,亦是互通有無,雙方都有利益,放在數年以前左賢王劉豹意欲與肖毅為敵之時,於緊隻敢到雲中和肖郎相見,但眼下關係緩和互相友好,他也不怕前來晉陽相見了。

隨同於緊而來的還有南匈奴萬騎長金善,在各大部落首領之中此人與肖毅的關係最為和睦,與右賢王一道前來為應有之義。至於於緊的來意肖毅心知肚明,北匈奴呼琢泉麵對烏桓的攻勢已然是節節敗退!

作為最早與大漢言和的部落,烏桓這幾年實力增長的很快,蹋頓單於手中有兵有糧,往南肯定是不行,哪怕他不顧和肖毅的翁婿之情也會遭到族中許多大頭領的阻攔!再言他自己也沒有南向之心,定邊肖郎下無敵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況且與之交流烏桓的日子亦是越過越好。

那麼南向不行,向西是南匈奴,他們同樣與肖毅和睦,一旦引起肖郎的反感烏桓得不償失。於是乎目標便隻剩下了一個,北匈奴!恰逢去年他們還遭受到了一場瘟疫的打擊,便更加堅定了蹋頓單於的決心。

當然他也沒有忘了征詢肖毅的意見,此不光是他的心意,幾大頭領圖葛虎,赤忽兒和丘力居皆懷此心。當時肖毅正在與公孫瓚交手之中,一番權衡之後他還是傾向於支持蹋頓的。自然不是為了親戚之情,北匈奴對幽州而言始終是個威脅,借烏桓之力將之拿下亦算一舉兩得。

呼琢泉不是個草包,就算蹋頓有實力將之擊敗自身損失也不會,那麼在北疆就會形成南匈奴與烏桓對峙之勢,恒之也是希望看見如此情形出現的,不要忘了再往北還有鮮卑,倘若能讓三族在北疆形成一個另類的三國演義,對大漢而言就相當理想!肖毅可以通過種種手段去協調三族之間的關係,使得邊疆更為穩固,在沒有一統大漢之前他沒無出擊的打算。

在肖毅的回信之中並未表現出支持的態度,當然也沒有拒絕或是勸,但恒之卻是送了烏桓一批兵器,名義上乃是感謝圖葛虎和丘力居出兵相助,但有心之人都能明白其中的暗示。蹋頓對此心領神會,便立刻出兵開始攻擊北匈奴,他準備良久自然是先聲奪人,連破對方三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