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陣前,呂布與太史慈兩大高手對峙,周圍是一片鴉雀無聲。二人明明沒有交手,可雙方士卒卻都有這樣的感覺,盯著他們看久了就會越來越緊張,甚至有些喘不過氣來,看上片刻便要掉頭過去深呼吸一口。高手對決此也算一種常態,如此的對峙也絕不比交手來的輕鬆,因為你的精神不能有片刻的鬆懈,否則就會授人以隙而失去先機!
下一個呼吸之間二人不分先後的同時動了,方才對峙之時都是沉穩如山,似乎鋼澆鐵鑄一般,可這一動又是令人眼花繚亂,從極靜到極動幾乎沒有間隙,那一刻就會給人帶來一種非常難受的感覺。隨著二人具動,場間便傳來一連串兵刃交擊之聲,猶如盛夏暴雨落在地麵上一般。你根本數不清在眨眼之間方畫戟與河金槍碰撞了多少下!
三十七下,呂布和太史慈心中都是清清楚楚,其中八下來自杆身的交纏,另其下則是刃尖的纏繞,他們不但快,力道還足,是以滿場士卒都聽得清清楚楚。狂風驟雨,雷霆之威,不少人心裏泛起這樣的感覺。
方畫戟一緊速度再度加快,在呂布心中眼前能與他一戰的唯有張合,他要迅速擊敗眼前的對手,再逼張儁乂出戰!因此速度就會成為他致勝的法寶,剛才那一陣方畫戟的刃尖還是若隱若現,到了此刻卻很難看清其蹤跡,呂布出手的頻率越來越快,招數亦是極為雄渾狠辣。
看到這裏張合卻是微微一笑,正是因為親眼見過虎牢關下肖毅與呂布的一戰他才深知這員無雙戰將的可怕之處,對於太史慈上陣他還是稍稍有些擔心的,畢竟子義的臨敵經驗還有所欠缺。不過呂布想用一個快字來對付太史慈,那是正好撞在了南牆之上,並州一幹猛將誰敢和子義比快?
論武藝在張合眼中並州確是肖毅典韋居首,近來白馬營副統領趙雲趙子龍亦有後來居上之勢,但在平常的切磋之中眾人最不願對上的反而是太史慈,為什麼?累啊,一場打下來不但眼累心更累!他的快屬於一種賦的範疇,不是別人就一定達不到那種極速,而是在極速之中誰也沒有他把握的那麼協調,他的速度也永遠不會處於一種失控的狀態。
想要對付子義的極速,就必須與他對搶攻勢,而節奏千萬不被被他帶著走,但切磋不是陣上交鋒,很難毫無顧忌的全力以赴,如此太史慈的極速就更占優勢,除了趙雲,就連肖毅都在子義手中吃過虧。當然其後子義也調整了自己的戰術,切磋不是爭強好勝,而是以增進己身為主。
就在輸給太史慈一招的那一次,肖毅了一番話令眾將印象深刻,也紛紛讚同不已。高手之間的交鋒是全麵的較量,狀態就極為重要,有時候你麵對稍差一點的對手很有可能會因為狀態或是戰術的偏差取之不下,甚至還會處於下風,但子義的這種風格卻讓他幾乎可以穩吃所有實力不及自己的對手,同樣的還有趙雲,他則是穩定到了又一個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