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管亥手舞足蹈,肖毅微微一笑示意眾人讓開,習武之中有一種境界叫做頓悟,人會進入物我兩忘之境,往往有過這番經曆就會獲益良多!自從成為飛燕軍的統領,管亥知道自身不足不但勤讀兵書戰策亦是絲毫不放勤練武藝,後來昔日戀人又回到身邊令他的心境更加圓滿,厚積薄發之下加上典韋趙雲兩大頂尖高手對決的刺激,便一舉進入頓悟狀態之中,眾將見主公示意便知其意自也一個個讓出空來。
此時場中典韋趙雲的對戰風格又是一便,二人雙雙退出一丈距離,手中兵刃舞動亦越來越慢,每一步,每一個動作都能讓人看得清清楚楚,但在兩人之間卻留下了近一丈的距離。觀戰士卒不由有些疑惑,二位將軍這是幹嘛了?怎麼獨自練武了?難不成他們隔著一丈的距離還能用勁氣傷人?可兵刃之上也根本無有破空之聲。
“妙,妙……”士卒們麵上頗有疑惑之狀,但在張合張繡張牛角等人麵上卻是如癡如醉的神情,前者更是口中輕言。他們的眼光遠勝士卒自然能看出二人的交手還在繼續,隻不過距離拉遠罷了,那是因為此時都是絕招盡出,此乃切磋怕出現不必要的意外,看二人出手雖然慢但卻是力道內斂精準無比,他們想快就能快如閃電。
肖毅一旁也是連連頷首,場中典趙二將的力道控製到了極致,速度距離把握的恰到好處,力量不會有半點浪費。就像他當年斧劈木板之上的娟帛,要做到娟帛裂而木不留痕,這就對手上的感覺有高到極點的要求!何為入微?就是要在細之處見真功夫,到最後一切都是一種感覺,不靠看不靠聽也能做的十足到位。
如此的攻守是極見功力的,不但要專注於自己的發揮還要集中精力觀察對方的應對,那一點先手,那一點後勢也要做到心中有數,因此便是體力精神雙重消耗。士卒們看不出其中精妙之處不免會覺得有些乏味,可若能看出玄妙就會被之吸引。
再過片刻眼前戰局又是一變,肖毅也留上了神,典韋使出的那套戟法是他也從未見過的,想必定是這年來坐鎮安縣所創,舉手投足之間皆是威力巨大,不過在輪轉之間卻還顯得有些不夠流暢。恒之清楚這是典韋拿趙雲試招了,他的招法還未完全純熟,需要通過實戰來找到其中不足,眼前的子龍的確是最佳人選。
倘若換了自己,在麵對典韋新招之時定然是以攻對攻互搶先機,但趙雲比起自己卻勝在守勢沉穩,他可以由惡來發揮攻勢讓其更有心得,從這一點上來典韋應該感謝子龍!當然如今地局麵趙雲的應對都在典韋出招之後片刻方才能找到防守辦法,且那個時間還越來越長,很顯然子龍出招之際亦有一個精心思考應對的過程。
也許有人會真正交手哪有那麼長的時間去思考對策?但倘若在陣上麵對典韋新招,趙雲一時無法找到穩妥防禦方法的話,互搶先手就會成為唯一的選擇!但切磋之時他如此應對對二人卻都有絕大好處,此亦是肖毅願意眾將多加交流的原因。
忽然間惡來一聲大喝,一步踏前似乎整個校場的地麵都震動了一下,然後手中玄鐵雙戟劈砍而下,戟身之上還帶著某種暈略的震顫,此招一處肖毅都瞪大了雙眼,惡來的攻勢渾然成,加上他可怕的力量便可讓敵人避無可避!設若是自己麵對這一招該如何應對了,想了半也隻有抱著兩敗俱傷之心以黃河九曲和對方硬拚。
玄鐵雙戟由上到下走過八尺距離,最後斜斜指向地麵相距一尺之處,此刻重達八十斤的雙鐵戟就像是鑄在典韋雙手中一般,看不出任何一點震顫,時間與空氣在那一瞬間似乎都凝固了,片刻之後,戟尖所指的地麵之上慢慢便出現了龜裂……還在不斷像四方擴散,足見典韋在這一擊之中蘊含的狂猛力道,更是持久留存。
趙雲見了此招雙眼一亮,事後卻是陷入沉思之中,典韋也不再出招,雙眼看著子龍麵上,眼光之中飽含希冀之色,方才他的攻招被對手守得極之沉穩。但惡來絕無半點不喜,唯有如此他才能通過推敲將招數改進使之威力更加巨大,而剛才這一擊是他年來領悟集大成之所在,子龍該如何應付?典韋對此比之對方更要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