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瀟然對廖煩、袁圈的表現很滿意…
對《白日焰火》也有信心。
他本來就是學院派,他喜歡卡佛、奧康納、尤瑟納爾和波拉尼奧。
有一度曾想仿照波拉尼奧的《荒野偵探》拍一部電影!
隻不過,後來被輔助器擺正了位置——文藝電影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邊緣化的,你要做主流電影!
而且商業片拍起來很有意思,觀眾也更喜歡…
拍完好幾部商業片,再來做《白日焰火》,手藝也沒丟下!
這電影後期很好做,剪輯完成了,色度都不用調,直接用原景就行!
配樂?
不用配樂!
……
回到北京,呂瀟然才知道短短二十天發生了這麼多事!
一開始自己成了靶子,然後《金陵十三釵》上映,《龍門飛甲》提檔…
呂瀟然不是很在意這些:“老謀子那邊談的怎麼樣了?”
鍾麗芳道:“…談妥了,他們已經補繳了罰款!”
張進感慨:“嘖嘖,張導還是太老實了,優才計劃搞個香港籍貫,哪有這麼多事,繳了多少?”
“接近800萬…”
“他要有你這手段,也不至於被張製片拿捏十幾年,”呂瀟然笑了笑,接著問:“什麼時候召開記者會?”
“明年吧,老謀子還惦記著金球獎…”
“…怎麼可能呢…《金陵十三釵》跟西方的價值觀是相悖的!”
“你看了電影?”
“我才剛回來…不過我看了嚴歌靈的原著,她要表達的東西跟《羊脂球》截然相反!”
《金陵十三釵》主題很簡單,十三位技師替學生妹送死…
很多學著批判《金陵十三釵》也是這樣說的:玉墨們的道德偉岸建立在作者本人的不平等視角下。
是有些不平等…
為什麼妓女需要犧牲才能獲得洗白、實現贖罪?
反觀《羊脂球》:羊脂球甚至不需要送死,她隻要輕裝上陣,滿足敵方軍官的性需求,就能拯救這一車人。但是她試圖拒絕,因為她有基本的人格尊嚴,並不認為自己的身體因為妓女身份而變得輕賤。最後,她不情願地屈就了,她救人了,但獲得的仍然是眾人的蔑視。
《羊脂球》是一種現代的普世價值觀。
《金陵十三釵》帶有一種傳統的東方式價值觀…
呂瀟然歎了口氣:“其實,隻要把十三釵的身份換一下,換成普通人,把妓女保護處女做成成年人保護孩子的故事,把電影名字改成《金陵故事》,我覺得沒準能拿金球獎!”
“而且《金陵十三釵》的宣傳做的太差勁了,直接引導人往那方麵聯想!”
“…”
幾個人沉默了一下…
“張偉品那邊,你要不要回應幾句?”
“先看電影吧,好久沒去電影院了…對了,《重返二十歲》宣傳做得怎麼樣了?”
“…還行,23號上映,台灣那邊有一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口碑非常好,刷新了台灣、香港票房紀錄!徐婧蕾也要上一部《親密敵人》…”
“《那些年》…我知道這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