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名聲響亮(3/6)(1 / 2)

(我媽看了你們的評論,問我水是什麼意思,我該怎麼解釋呢?)

橙子票務統計:截止11月5號,《地心引力》北美上映20天,票房1.67億美元,連續二十天,北美票房冠軍;

海外其他地區加一塊差不多2.4億美元;

除去中國本土,《地心引力》票房已經達到4.17億美元,中國本土的成績是多少呢?

上映15天,累計票房18.6億,沒能破《智取威虎山》的記錄,但是票房走勢要好於《智取威虎山》!

現在的票房已經有6.9億美元了…

躋身年度賣座前八,僅次於《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的10.874億、《銀河護衛隊》7.727億、《沉睡魔咒》7.578億、《X戰警:逆轉未來》7.481億、《美國隊長2:冬日戰士》7.141億、《超凡蜘蛛俠2》7.09億、《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7.088億…

當然,《霍比特人3》、《饑餓遊戲:嘲笑鳥》、《星際穿越》還沒上映…

問題是,《地心引力》還在上映中,根據橙子預測,內地最終票房至少能到25億,全球票房很有可能破八億美元!

之前想象的打入全球票房前一百名,現在直接進了前五十!

這是亞洲影史的第一次!

消息公布後,橙子的股價飛漲不用多說…

國內的製片商瘋了,一堆關於太空的題材立項,中影也企劃了《天宮製造》,邀請韓憨擔任導演…

你看,他們的邏輯並不是“多把錢花在牛逼的製作團隊上”,而是“原來科幻、太空題材這麼好賺我們請流量來拍個差不多的題材吧!”

最讓人想不到的是印紀傳媒借助《地心引力》的成功,瘋狂炒作‘中美合拍’這個概念,股價一度做到了600億…

唉…

悲哀…

呂瀟然給自己泡了壺茶,認真翻看市場報告…

一邊默默吐槽…

幾分鍾後,鍾麗芳走了進來,說了好過製片商投資太空題材的事情。

“太空題材不砸錢根本出不了效果,而且不是說嚴格遵守工業化就能行的,我不太看好現在做什麼太空題材,你應該知道,做《地心引力》,我冒了多大的風險吧?”

“…是啊,四年時間做一部電影…”

“你之前說的限製資金流向影視圈,是真的嗎?”

“…娛樂圈烏煙瘴氣的,肯定會加強管理。”

影視項目具有周期短,收益性高等特點,成了資本虎視眈眈的香餑餑。但當太多熱錢湧入,推高的,是頭部演員令人咋舌的出場費,和不再踏實做內容的浮躁的心。

咋舌到什麼程度?

《地心引力》後,糖糖的片酬對外是600萬美元——這是根據《地心引力》報價的!

解釋一下,她跟《地心引力》簽的是分賬合約,50萬人民幣的保底片酬,全球收益的5%…

現在具體的票房沒出來,但是大致可以推算,北美票房分賬大概在1.2億左右,內地分賬接近1.5億美元,全球其他地區加起來,接近1億美元的分賬…

扣除1.5億的製作成本,8000萬的宣發成本,票房盈利1.4億美元,糖糖的分賬收益700萬美元…

看起來不多,但這隻是第一筆的票房分賬,後續還有版權分賬,不會比票房分賬少到哪去…

一部戲淨收入1400萬美元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