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長途跋涉(1 / 2)

畫麵再回到齊雲鎮。

因為不知道這次多久才能回來,所以昨晚李姝就跟靜雲道長回了齊雲山。

溫夫人早早的就起了床,一想到馬上要見到自己的黑小子,做娘的又怎麼能睡著,所以溫夫人幾乎徹夜未眠。

很快溫夫人又檢查了遍行李,給晁天齊準備的新衣新鞋,晁天齊喜歡的糕點和零食,還有晁天齊五叔靜雲道長托她帶去的書信和新年禮物。

想了想,溫夫人又把當年張勇留下的錦盒也一並打包了去。

那錦盒溫夫人當著靜雲道長的麵打開過,是一副龍紋鳳羽的玉鐲和一隻五福捧壽的玉佩。

當年張勇把這錦盒留給溫夫人,六年來溫夫人一直期待有朝一日能還回去。

直到五年前溫夫人知道張勇已不在人世,這才想著等晁天齊長大了再傳給他,也不枉張勇良苦用心。

靜雲道長說:“張勇父親曾在朝廷為武官,母親也是門當戶對的官宦之後,這玉鐲和玉佩正是當年張勇父母喜結連理時的嫁妝,聽說很是不菲,張勇一直當寶貝珍藏著。”

很快惠文也起床了,二人吃過早飯,又貼上停業告假的牌子,這才騎著馬直奔泗水鎮。

齊雲鎮和泗水鎮是三四天的馬程,但二人第一天傍晚就遇到了關、劉兩位婆婆。

原來兩位婆婆擔心惠文從未騎馬遠行,怕有閃失,於是剛到泗水鎮卻不停歇,又趕了一天一夜,這才趕到了這裏。

客套話就不提了,一路奔波勞累的話也不提了。

直說這關劉二位婆婆真是盡心盡力,沿路都提前安排妥當,從住宿到吃飯,從更換馬匹到購置幹糧,事事皆不用溫夫人母子費心。

到了晚上,趕了一天路的溫夫人母子又累又乏,一推開旅店的房門,禦寒的薑湯、暖胃的蓮子桂花羹、解乏的溫黃酒和花瓣浴,總是提前準備妥當。

這還不算,一路上除了二位婆婆,更有六位年輕姑娘貼身伺候,渴了端茶倒水,餓了肉脯酥餅,冷了披風氈帽,累了帳篷玉枕。

搞的溫夫人都覺得自己哪像個鄉村野婦,隻怕比那娘娘佛爺還享受。

就這樣走了二十多天,雪龍山就到了跟前。

“老夫人,前麵就是雪龍山,這裏端是寒冷,不過再堅持半日,也就到山下了。”

“我家姑娘已在山下莊子備好酒菜暖爐,咱們吃過飯再一邊賞景一邊登山!”關婆婆道。

“婆婆又是客氣了!”溫夫人道:“溫氏本是一鄉村野婦,一路被這麼噓寒問暖的照顧著,早已是心中不安。”

“還請婆婆不要再過度鋪張,一切從簡!”溫夫人忙又是勸阻。

“老夫人說的哪裏的話,這都是我家姑娘的安排。關婆婆笑著回。

“我們隻是一群跑腿聽令的老仆丫鬟罷了,有什麼心中不安的,閨女照顧幹娘還不是天經地義!”

“這孩子,真是我的福氣,我家天齊能有她一半體貼我就知足了。這混小子一去就是五年,怕是連我這娘也忘幹淨了,嗬嗬!”

李夫人一想到馬上能見到晁天齊,不禁話又是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