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奇看著這二十八個字筆走龍神,意境氣勢磅礴,低聲誦念了一遍道,“萍水相逢,誰知合眼再無逢!”
他又想起那個如同黑炭頭的妞青狐和和善貪食的桃根仙,心中一笑,也不知他們去了哪裏,如今自己又何去何從。
“桃前輩家中有親近的人離世,難道是自己的雙親麼?十年沒有回去了,如今他們還認得出自己麼?”想到此處,陳曉奇回家的念頭更加強烈。
陳曉奇家住龍陽村,這是個大村落,常駐人口有幾百人。取名如此是因為這個村子屋舍都是依山而建,院子前邊四五米處,就是紅土懸崖。最奇的是山巔有一根然造就的柱子,直插雲霄,七八米高,丈許來粗。曾經有遊方到此的茅山道士看過這裏的風水地勢,先是驚喜而後卻是哀歎。
驚喜在於從山體的走勢來看,龍陽村的所在地是一處世人喜聞樂見的龍脈,哀歎的卻是這龍脈並非常人所的“飛龍”、“升龍”等上佳風水地勢。而是一處名為“困龍翻身”的絕地,
龍本是地間最傳奇的生命,更是九州大地上千萬年來的古老圖騰。人們敬重它,崇拜它,更是將它們看做守護世間安寧的保護神。在九州大地上,很多村落都有龍王廟,每一個龍王廟都供奉著一尊龍王神像,來保護一方地域風調雨順。
有句話,“龍遊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龍本應該翱翔於蒼穹,遊走******,方才顯其神靈本色。但要是這條龍被翻轉身骨,禁錮在大地之上,即使是它這等祥瑞圖騰之物,年日久了也難免會有戾氣。隻是不知道為何,這股戾氣一隻隱而不發。
風水中借龍的名稱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也是表達對於龍這種神靈的崇拜之意。
茅山道士哀歎也是有其道理的。站在山巔從全局來看,龍陽村所在的山峰卻好在中心,山勢走向環繞在一起。就如同一個蜷在一起睡著的寶寶,頭腳相連。而順著起山體走勢,又有五座山有序的立在其周邊,形成五爪。
龍陽村恰好位於龍腹處,而那一根石柱就是這條龍脈的某個部位,因此有許多房事不遂的男人經常偷偷摸摸的到這裏來參拜祈禱一番,不過還真起作用,以後的家庭生活都和諧了不少。
茅山道士這一處龍脈出不了真龍子,也出不來王侯將相,因此世人也就打消了在此安家或者建造陰宅的想法。至於困龍何時翻身,就要看上的安排了。
“困龍在淵,終於飛龍在的那一刻!”這是茅山道士離去時丟下的話。
待陳曉奇一路風塵仆仆趕路的時候,正好碰上了一樁婚宴喜事。他看了看色,便打算在此住宿一晚,尋這辦喜事的人家吃個飽飯,好好休息一下。自從和桃根仙他們分別後,他一個人又趕了七八的路程,早已經口幹舌燥了。
村子裏的喜事,很熱鬧,人來人往的,到處都是喧囂的氛圍。陳曉奇站在一顆大柳樹下,看著那烏壓壓的一大群人。村子裏的人平日間要上山勞作,因此穿的很是樸素。但是對於這種盛大的喜慶場麵,他們還是將壓箱底的新衣服拿出來穿上,再加上細致的打扮,看上去倒也精神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