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和尚、道士和秀才(1 / 2)

傍晚的風光也格外恬美幽靜。

空中的太陽和月亮,就像是對情侶,在玩著捉迷藏的遊戲。你看那西邊的太陽慢慢躲進雲層,還要留半張臉露在外麵;東方正在升起的月亮卻發出了溫柔的光芒,似乎在努力搜尋著太陽的方向。

撈刀河的河麵上,籠罩著一抹輕煙,一群鳥在江麵輕點,望對岸的遠方而去。

夜晚的涼風又開始吹拂。

這個洞的主人卻還沒有回來。

五歲的王流卻又在打著瞌睡,他坐在地上,流著口水,把那個肥嘟嘟的腦袋晃得東倒西歪,有好幾次都差點磕在石壁上。

石蘿依隻得抱起孩子,往洞裏走去。她掀起靠近洞口的門簾一看,裏麵都是鋤頭、鉤刀、錘鑿、簸箕類的生活用品。她又掀開第二個門簾,裏麵堆滿了幹柴。第三個門簾,卻顯得很空蕩,隻在靠牆處擺著個木架,掛著兩三件僧衣,另一個角落裏是一個大木桶。

直到揭起第四個門簾的時候,石蘿依才吃了一驚。

這間房中卻有一張木床,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和尚身著袈裟,雙手合十,端坐在禪床上。禪床邊還擺著一碟黑墨、一枝毛筆、一張白紙以及一床疊得整整齊齊的印花青布被褥。

石蘿依拿起那張紙來,看那白紙上寫了幾句,道:

“此事楞嚴嚐露布,

梅華雪月交光處,

一笑寥寥空萬古。

風甌語,迥然銀漢橫宇。”

石蘿依見了,也不知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定了定神,招呼道:“老師父,你好!”可是連叫了七八遍,那和尚還是紋絲不動。石蘿依輕輕碰了碰老和尚,才發現這和尚居然已坐化在床上了。

石蘿依居然一點都不害怕,她覺得和尚都是佛老菩薩的弟子,都是慈悲好善的好人。甚至她都聽過,能得以坐化的僧人,都是這世間的活佛。

她將洞口的大門關上,上了栓,又將僧人禪床旁邊的一張竹席鋪在地上,把床上的被子鋪開,抱著孩子,在這個已經坐化了的活佛腳下安心睡去。

石蘿依和孩子直睡到第二中午才起床,她睡得很香,連日來的辛苦勞累都已經過去。

她記得昨晚看到洞廳的另一麵有個廚房,她想去看看有沒有米麵,要做點東西給孩子吃。卻隻看到了半缸齋油,以及掛在牆角的幹豆角,七八塊豆腐幹。鍋子倒有兩口,一口做飯,一口炒菜。

石蘿依又到昨晚看到的那個大木桶去查看,這一看不要緊,真喜壞了石蘿依。裏麵不但有一大缸米,還有一壇一壇的,全是素幹菜,黃花菜、茄子幹、南瓜幹、酸豆角、雪裏蕻、白蘿卜條等十幾壇。

石蘿依拍著手,跳起來,對著王流道:“寶貝,姨做好吃的給你吃,好不好?”

王流也笑了,跑過來抱住石蘿依的腿,道:“好!我餓了!我要吃飯!”

很快,菜就已經端上了桌,是一碟幹豆角,一碟香幹子。雖然一點都不豐盛,飯也被燒糊了,貼鍋底的米飯都燒黑了。但是二人將半鍋飯都吃的幹淨,煤黑的鍋巴甚至將他們的嘴唇都已經染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