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哄仙喝了一口酒,又問道:“那大哥今後將往何方,又做什麼打算?”
杜沉非將在禮賢鎮所遇一事,以及途中遇到“熊貓雙俠”二人的事,又敘述了一遍,道:“我必須先找到這六個孩子,給他們送回家去。隻是地廣大,並不知道往哪裏去找尋?”
魚哄仙道:“大哥何不與我們同往湖州?一麵玩耍觀光,一麵也不耽誤我們做生意發財賺錢。”
杜沉非道:“老魚,我也想與你們同去湖州做生意,隻是還得先救了那六個孩子。”
魚哄仙道:“大哥,別人家的幾個孩,你管他做什麼?哪裏不丟失幾個?我們隻管好自己賺錢快樂就行了,管別人的死活,有什麼好處?”
吳最樂也附和道:“大哥,老魚的對,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管得這下許多事的,那是皇帝老子了。我們隻需賺夠金銀,討個漂亮老婆,快活過日。”
魚哄仙立刻大笑道:“沒錯,我們也不做皇帝,也不當宰相,更不做州官縣吏。來,大哥,喝酒,等下我帶你們去江邊那個賭坊裏賭錢玩耍去。”
吳最樂應道:“好,上次輸給那山雞蛋一百兩銀子,今去贏他回來。”
杜沉非見這兩人仍然本性難移,沒半點善心,十分不樂,道:“老魚,阿樂,人生在世,哪能隻管自己?我也隻因自己時候被人拐誘,和這六個孩子一樣,隻是後來被親人救了出來。就這樣,感同身受,我必須得去救他們。”
魚哄仙一口喝幹杯中酒,道:“大哥,像我們這樣,都是江湖閑人,哪有吃自己的飯,替別人瞎操心的?”
吳最樂也道:“對!對!對!這完全是瞎子跟著新郎官笑,瞎湊熱鬧。”
杜沉非道:“老魚,阿樂,豈不聞,熙寧年間,王安石新法方行,州縣騷然。邵康節閑居在林下,門生故舊,都想辭職隱居,寫信來問邵康節。邵康節回答‘正賢者所當盡力之時。新法固嚴,能寬一分,****受一分之賜也矣。投劾而去何益?’”
吳最樂道:“大哥,這一段故事,你想要表達什麼意思?”
杜沉非道:“沒有別的意思,我覺得這才是正論,就是人生在世,不能隻在乎自己。人不必待仕宦有職事才為功業,但隨力到處,有以及物,便是功業。”
魚哄仙與吳最樂二人麵麵相覷,不好開言。
杜沉非道:“我聽有位大師勸人作善事,有的人自己地位低,權利卑微,無能為力,那位大師指著一條板凳:‘假如此凳,欹斜礙路,吾為整之,亦一善也’。如此存心,便覺臨難投劾者亦是寶山空回。”
魚哄仙與吳最樂默然良久。
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過了很久,吳最樂忽然對魚哄仙擠了擠眼,魚哄仙見了,便站起身來,將吳最樂扯到酒店門外。
吳最樂對魚哄仙道:“老魚,那‘窮流’雖然稱窮,穿著雖然不十分破爛,卻也像是一夥叫花子裝扮,實際卻富得流油。既然這老杜是個死心眼,一心要跟‘窮流’作對,我們何不同去,奪了他們的不義之財,供我們受用?”
魚哄仙道:“那好!我也覺得應該這樣。有老杜這樣的功夫,再加上那頭大水牛,還有你我二人,估計要殺那些人也不是難事。既然到哪都是掙錢,這錢還掙得快些,又還能殺人放火玩耍,還強過那辛辛苦苦搬什麼鬼布料絲綢。”
吳最樂聽了,大笑道:“老魚此言,正合吾意,那我們就和這老杜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