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哄仙將一切吩咐妥當,便獨自下了船,上了江邊大路。
這是一條整潔而寬敞的青石板路,兩旁每隔幾步,長著一棵大樟樹。
魚哄仙也不著急,慢悠悠來到張明玉別墅門前,隻見那門額上雕刻著“明玉園”三個紅漆大字。
一個三十幾歲的、留著胡子的門子坐在門後一間房內。
魚哄仙在門前,輕輕打了幾下門。
那門子聽見,開了門,出來看。
魚哄仙不等他開言,道:“大哥,請問張員外現在在家嗎?”
那門子問道:“你是哪位?找我們員外有什麼事?”
魚哄仙背著手,道:“煩你通稟員外,就魚哄仙來訪。我就是上次賣了柄好刀給員外的。員外想必喜歡那刀。現在我又介紹一柄好劍給員外。你快去通報,不要遲疑。”
那門子突然想起,張員外果然有一柄好刀,整日愛不釋手地看。看來那刀便是這人介紹的。那門子一念至此,便立刻道:“先生稍等,人立刻去通稟員外。”
很快,那門子出來,笑嘻嘻道:“先生,我們老爺請你進去。”
魚哄仙道:“好,多謝!”便進了門來,剛走到這別墅花園,便看到了張明玉那張笑成一朵花的臉。
那張明玉是個收藏刀劍成癮的人,聽魚哄仙有好劍介紹,立刻就迎了出來。
張明玉大笑著道:“魚兄弟,你好啊!多時不見,一向安好?”
魚哄仙也打著哈哈,大笑道:“托員外的福,在下還勉強過得去。員外可真是越活越年輕了,精神好,氣色佳,臉如滿月,眼似雙星,祥光籠罩,瑞氣遮迎。實在可喜可賀,令在下豔羨不已。”
張明玉聽了這一番奉承,越發歡喜,道:“魚兄弟,還是嘴巴甜過糖漿,過獎了,過獎了,快請進來獻茶。”
魚哄仙笑道:“正要造宅奉拜,隻是莫嫌殘步。”
張明玉連忙道:“豈敢?豈敢?”
張明玉邀魚哄仙坐了,一個二十來歲的丫鬟端上茶來。
張明玉笑著問道:“魚兄弟光臨蔽宅,是不是有好物件介紹?”
魚哄仙道:“既蒙員外見委,在下敢不努力,以示奉承之心?今日有一個朋友,有一柄祖傳的寶劍,愛惜如命,原是江州富貴人家,隻因近年來家道衰落,無以為繼,便思量要把這柄寶劍出手。他來尋我,想賣個稍微好點的價錢。我思量員外愛惜刀劍,便同他定,來與員外交易。”
張明玉道:“魚兄弟,這賣劍的是什麼人?”
魚哄仙不假思索,隨便編個名字,道:“這人姓白,叫白樂地,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香山居士白居易的後人。”
張明玉道:“那這柄劍,又是什麼寶貝?”
魚哄仙道:“這柄劍,是唐代鑄劍大師張鴉九所造之劍,就叫做‘鴉九劍’。”
張明玉卻沒有聽過‘張鴉九’,也不知道‘鴉九劍’是什麼寶劍?便問道:“魚兄弟,怎麼便見得這把劍好?”
魚哄仙道:“員外難道不曾聽過,白居易有一首《鴉九劍》的詩,的就是這炳劍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