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沉非道:“那你學過算術嗎?”
常晴道:“我時候也跟著先生讀過幾年書的,也略曉得些算術,算經十書中,我也讀過三本,《九章算術》、《五曹算經》和《周髀算經》。我也學過加減乘除法則、方程與勾股。你如果不相信的話,我就可以出個算術題給你做,也考考你是不是也學過算術。”
杜沉非笑道:“算術嘛!方田、粟米、差分、商功、均輸、贏不足,我也略曉得些。既然你想考考我,那你就出題吧!”
常晴道:“那你聽好啦!木馬板凳三十三,一百個腳朝上翻,問有多少木馬、多少板凳?”
杜沉非大笑,一手摸著下巴,搖頭晃腦,道:“四乘三十三是一百三十二,一百三十二減去一百是三十二,三十二乘三是九十六,一百減九十六是四。哈哈!板凳有四個腳,木馬是三個腳。有三十二個木馬,一個板凳。”
常晴也“撲哧”笑了,道:“你真聰明!”
杜沉非道:“你這個太兒科了,我六歲的時候就會了,用直除法也簡單得多,你還有沒有難一點的算術題嘛?”
常晴道:“那我再出個難一些的給你算唄!”
杜沉非的眼睛亮了起來,道:“好!快出!我在聽呢!”
常晴道:“一百饅頭一百僧,大僧三個更無爭,僧三人分一個,大和尚各幾丁?”
白珠聽了這個題,也問杜沉非,道:“哥哥,這個算術題,是什麼意思嘛?”
杜沉非笑道:“這個算術題是,有一百個和尚,分一百個饅頭,大和尚一人分三個,和尚三人分一個,正好分完。問大和尚和和尚,各有多少人?白珠,你也算算看。”
白珠道:“和尚,就是破大哥嗎?”
杜沉非笑道:“對!和他差不多。但是這底下的和尚,卻不隻他一個。”
白珠道:“為什麼大和尚能分那麼多,和尚分那麼少?太不公平了!”
杜沉非道:“白珠,這個都不是真實的,隻是假設而已。我們也可以假設大和尚三人分一個,和尚一人分三個。”
白珠想了想,眼珠轉動,突然用手捂著眼睛,“嘻嘻”笑道:“我不知道呢!我不會算呢。哥哥,以後你也要教我做算術。”
杜沉非道:“好!回家後我就教你!”又向常晴道:“這個題目,大和尚是二十五人,和尚是七十五人。”
常晴大笑,又道:“對的!你得很對。那我再出個題,這題可要難得多哦。這題是韓信點兵。的是韓信帶一千多名士兵打仗,打死了幾百個人。韓信想很快數清還剩餘多少人,便命還活著的士兵站成三人一排,多出來兩人;站五人一排,多出來四人;站七人一排,多出來六人。問活著的士兵還有多少個人?”
杜沉非坐在馬上,想也不想,道:“這個嘛!我也看過《孫子算經》一書中有個‘物不知數’問題,就:‘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你的這個題目,答案是一千零四十九人。”
常晴歎了一聲,道:“你的確是個聰明人。我還有個題目,也和數字有關,但是你未必就能解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