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其形不敗、其顏不衰(1 / 2)

“想象力豐富。”

這幾乎是後世所有為《莊子》做注解的人,介紹這本書時,必提的一句話,當然也包括近世。許廣陵現在翻閱的這個莊子譯本中,序言裏就有這句話。

以前,許廣陵也是把莊子當成這樣的一個人,把《莊子》當成這樣的一本書。

但今天在章老那裏,前麵說了,許廣陵的世界觀受到了一次刷新,而刷新之後,他這才知道,原來世間,還存在那麼一些不為常人所知的東西。

如果莊子真的是位“大宗師”,假定這是一件事實的話,再來看《莊子》這本書,還是不是“想象力奇特、豐富”呢?

不是了。

完全不是。

那很可能就是一位大宗師在淡淡地、在閑閑地、在隨意地述說著一些宗師境界上的體驗,沒有誇張,沒有想象,隻是從他自身出發,然後適當地運用了一些形象的比喻或者說明而已。

簡單點說,這很可能是一份說明書,一份關於某些境界、層次及體驗的說明書。

不枯燥,如此而已。

但絕對應該是與“想象力豐富”什麼的完全無關。

而如果《莊子》是這樣的話,那《老子》是不是呢?伴隨著這個念頭的產生,許廣陵忽然感覺,他以往翻閱了很多遍的《老子》,那每一章都熟諳於心的五千餘言,也於此時開始變得有點陌生起來。

莊子如果是大宗師,那老子是什麼層次?

一介普通人?說破天去,許廣陵也不會相信。而同一時間,那天晚上查找時,關於老子的一個信息也於此時泛起在許廣陵的意識之中,那是關於老子出函穀關之後的。

據說是,後來,老子在某地“飛升”了。

這種無稽之談,當時許廣陵多看一眼,都覺得是浪費時間,甚至他還看到有學者考證老子具體的“飛升地點”,當時許廣陵就一個感覺,蛋疼!

而考證這種東西的學者,許廣陵不知該給其什麼樣的評價。

但這個時候,許廣陵忽然就有點疑神疑鬼起來。此時此刻,許廣陵感覺曆史上的好多東西,都需要他去重新認識。

帶著這樣的一種思緒,許廣陵在莊子的大宗師篇裏,看到了接下來這樣的一句話:“南伯子葵問乎女偊曰:‘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聞道矣。’”

色若孺子。

若是以往看到,事實上許廣陵以往看到過,而那時他的理解是這是一種形容,所謂鶴發童顏是也。

但如果認真想想,就會覺得,這種理解其實是不對頭的。——鶴發童顏者,世人都會知道其善攝生,或者說善養生,保養得好,根本不會問一個“何也”,而隻會問,“你是怎麼保養的?”

隻有完全超乎尋常的現象,才會讓人情不自禁地去問一聲,“何也?”

此時,許廣陵再次地把自己的右手臂伸到眼前,伸到視線中,然後看了看,又放下,重新放在書頁上。

他的右手心竅,隻是才打通一天。

但一覺睡過,已經是讓他的整個右手臂都有了些微的一點變化。如果天長日久,他的這隻右手臂,是不是同樣地會“色若孺子”呢?——和小孩的手臂,差相仿佛。

其上,不會有任何一點的瑕疵,不論是外表,還是內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