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1 / 2)

從小時的情況來看,他是要比普通人聰明一點,但也就是“一點”而已。

如果絕大多數普通人是六十分,他大概也就是六十一二分,撐死也就六十五分這樣了。

而天才呢?

天才是八十分起步,然後九十、一百,一百一、一百二,一百五、兩百、三百這樣的……兩者之間,根本不具備可比性。

這是許廣陵的自我認識。

所以兩位老人的話並沒能讓許廣陵有任何飄飄然,而此生此世,他大概也不會有飄飄然的時候吧,因為心底深處永遠有一個東西在那裏鎮著,讓他心痛,也讓他心定,以至於心安。

活著,好好地活著,讓生命走向充沛,是他的選擇,也是他的責任,並且,無可推卸。

轉回天才的問題上,其實以昨天章老在書房裏所說的話來看,所謂天才,大抵也就是天生頂竅開了,又或者接近於開,於是他們的天賦便非一般人可比。

在最易於接受外界信息輸入的時候,其天賦是一般人的數倍以至於數十倍,以至於短短幾年時間,就有可能相當於一般人幾十年的時間。——所以他們的天才,他們的成就,往往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比。

這就如用兩隻腳走路的,和開跑車的。

努力?正常情況下,真不關努力什麼事。你再怎麼努力,和人家的差距也會越拉越遠。當然了,已經是步行的情況,如果還不努力,你就不是落後於開跑車的了,而是落後於其他和你一樣步行的。

所以“天道酬勤”這話對誰來說都是適用的,對步行的適用,對開跑車的,其實也適用。

“老夫就是開頂竅實在太晚了點,不然……”這是章老的話。

“不然你還能幹啥,上天?”這是陳老先生的話。

“不然說不定老夫就有機會嚐試一下開三心、開五心了,不像某人,一大把年紀活到那啥身上去了,嘖。”章老搖頭著歎息。

陳老先生無話可說。

早飯後,看老人似乎還有話說的樣子,許廣陵便沒有和往常一般飯後即告辭離開。

果然,就在散步的時候,章老道:“拙言,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我是以為你頂竅開了的,所以才有那般的表現。現在看來是沒開,你最先打開的反而是右手心竅,這確實有點奇怪。我現在最好奇的是,你的下一個關竅會在何時打開,打開的又會是什麼關竅?”

“是左手心竅?是頂竅?甚至有可能是足竅?”

“老師您不是說足竅會在最後打開麼?”許廣陵道。

“根據我這些年來的分析和研究,是得到這個答案沒錯,但這隻是猜想,並沒有得到驗證。別說沒有大量的實例作為證明,事實是,連一個例子都沒有。”章老先生的話語中不無遺憾。

“陳老這些年來在足竅方麵一直沒有進展嗎?”許廣陵有點疑惑。

陳老先生據其自言是四十四歲打通的右手心竅,四十九歲打通的左手心竅,中間隔了五年,而從其打開頂竅到打開手竅,其間也就是隔了九年而已。——然後,這都是多少年下來了?

至少二十年應該是有了吧?

從手竅到足竅,真的就那麼難?按理來說,不應該是裹脅大勢,勢如破竹才對麼?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章老不是在搞笑著說什麼網絡上的流行話,他的神情確實就是沉重著的,“雖然據我判斷,有些人的頂竅天生就是開的,但絕大多數人的頂竅,包括其它幾竅,卻都是關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