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嚴格來說,這首曲子名不副實。
曲名叫做大宗師,但曲子卻隻是描繪了“大”和“宗”,後麵的“師”是沒有的,因為這一首曲子基本上是許廣陵描繪章老的平生,而章老所述的,就是大宗,而非大宗師。
最後的那個“師”,具體為何,許廣陵不知道,便是想象也想象不出來,毫無頭緒。
但許廣陵在思索了一番之後,還是把它給命名為了大宗師,不僅僅是“大宗”顯得有點怪異,“大宗師”更符合用語習慣、更好聽,其中,也還是有著許廣陵的一點寄托,又或者說自我勉勵。
有這首曲子在,就是提醒他,他還欠老師一個“師”。
這首曲子完成後,許廣陵順便也把下午的那首世界扉頁抄寫到稿紙上,還是那句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短時間內他肯定不可能把自己創作的曲子給忘記,一個音符都不可能忘!但時間一長,就不好說了。
待把這兩份稿件放到專門存放稿件的文件盒裏,許廣陵微微一怔,因為不經意間,卻是已經有了九份稿件了。
《父親》《媽媽》《也無風雨》。
《大夢千秋》《聖賢之路》《灼灼其華》《爛柯》《世界扉頁》《大宗師》。
這是九首曲子,也是那天晚上的變故之後,他的經曆或者說心路曆程。【零↑九△小↓說△網】而此時驀然回首,許廣陵才發現這半個多月的時間,似乎比過去的那好幾年都要更漫長,這是從身心變化上來說的。
不論是身,還是心,比之當日,都已經是翻天覆地。
一時間,許廣陵思如潮湧,說不出是喜是悲,而下一刻,他幹脆端著文件盒來到書桌邊坐下,然後,一份一份檢視著這九份文件。檢視的過程中,這些天來的所有經曆,也在許廣陵的腦海中慢慢地回放了一遍。
一遍過後,說不上滄海桑田,但也確實是恍如隔世。
而在這種情緒下,直接催生了許廣陵今天的第三首曲子,完成之後,許廣陵也是直接將之命名為《隔世》,卻沒有在標題後綴上數字編號。——這一首曲子,和前三首,是一樣的。
不會問世。
隻會在他自己的心裏回響。
“媽媽,突然又一次地想你,很想。如果你能再出現於我的麵前,哪怕隻是一秒鍾的時間,我也願意一無所有,然後在你的目光注視下,重新起步。”
“父親,哪怕是在另一個世界,你也當謹記,她是你永遠的愛人。你要擔待,你要關懷,你要愛,你要為她撐出一片新的天來。”
“祝福你們。”
放回稿件,許廣陵坐於黑暗,待良久之後,情緒完全平複,才重新開燈,做起例行的聽課筆記來。
今天不是正課,是另一道“開胃菜”。
但這道菜,又不知夠他吃到什麼時候,才能吃完。
這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著許廣陵對他的印象,而今天,毫無疑問地,又是一次巨大的衝擊和刷新。這一次聆聽的,雖然隻是“大宗”,但毫不遜色於上一次聽聞“大宗師”時的震驚,甚至還猶有過之。
不過事實上兩者性質不太一樣。
上次,是新世界的開啟,而這一次,是章老用自身經曆告訴他,在這個世界上,可以怎麼走,走到一種什麼樣的層次。
之前的“聖賢之路”,對於許廣陵來說,是懸掛於天際的啟明星。
而當下,老人的經曆,對於許廣陵來說,卻是可以讓他提在手裏的一盞燈籠,沒有那麼高遠,但是,卻可以切實地引領著他,一步一步地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