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對弈中,對局雙方,你走一步,我走一步,這叫做一個回合。
而現在,是第四個回合,可以說是才剛剛開始。
在許廣陵這句話之後,對方沒有應答,接下來,雙方你一步我一步,一步一步地走著。很快地,十個回合過去,二十個回合過去,三十個回合過去,三十五個回合過去
“!!!”
輪到對方走棋,但他沒有走,因為已經沒得走了,不管他走什麼,下一步許廣陵都是絕殺,而對麵此時,發了三個感歎號過來,緊接著這三個感歎號之後,“哥,剛才你是蒙的吧?”
“我如果說是,你相信麼?”許廣陵道。
“!”
對方又是一個感歎號。
“不進攻,早晚會被吃掉。”許廣陵打字,“一棵種子,不露頭,是發不了芽,更長成不了大樹的。”
“寧願百戰皆負,也要亮出獠牙。”
對麵這個布局,體現了兩點,一,不走尋常路,二,對下棋比較認真,還有三,就是剛才的回話,也展示了一下其個人品格,這三者結合起來,讓許廣陵說出了這句話。
但他仍然不確定,這話會不會讓對方惱怒,以為碰到一個裝b犯什麼的。
不過在他而言,他願意對這樣一位對手,說出這樣一句話。而以對方在這一盤對局中所表現出來的功力,如果破除剛才那個布局上的“迷障”,上到業四,其實是很容易的。
但在上到業四之前,會先從業三掉到業二甚至業一,然後才能上去。
如果對方真的做了,不知道掉級的時候,會不會罵他是個坑貨,許廣陵在心裏嗬嗬一笑,然後對方投子認負。
以許廣陵現在的棋力,對上業三以下的棋手,多用不了二十個回合,就算超出也極有限,而這位“取個名字好難啊”的對手,卻讓他花了差不多四十個回合!
這多也正是對方會采取那個布局的原因所在,它確實是相當堅韌,相當耐打!
但它卻是以犧牲進攻而換來的。
所以,並不值得提倡。
大自然中,嗯,動物世界裏,一隻狼,哪怕隻有一隻,當然它們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一群,也敢狩獵野牛或者野馬群什麼的,總是跟隨著,伺機獵其傷殘老幼。
其實野牛或者野馬群,數量占絕對優勢,體型以及戰力也占絕對優勢,隻要來個組隊衝鋒,那些狼,來多少死多少。
但這種衝鋒,從來就沒有發過。
它們有組隊,它們也有狂奔,但狂奔的方向,卻總是背對著狼,而不是迎向那些狼。
所以狩獵與被狩獵,有的時候並非取決於力量,而僅僅隻是取決於心態或者說方向。如果方向錯了,力量再大,也都會被視為“好欺負”、“無威脅”,而被時刻窺伺著。
縱觀華夏幾千年曆史:
秦何以立國?
戰!
漢何以立國?
戰!
唐何以立國?
戰!
宋何以立國?
戰!
元何以立國?
戰!鐵蹄南下,撲向綜合力量不知比它強大多少倍的中原帝國,最終,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輕取江山天下!
明何以立國?
戰!
清何以立國?
戰!
現代又何以立國?
戰!
戰戰戰!
舍此無有第二字。
千秋曆史興亡事,盡在此處一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