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漸深,秋意漸濃。
或許是打通了幾個關竅的原因,又或者和整個身體的感覺提升也有關係,許廣陵發現自己漸漸地能用身體觸摸季節,他的身體,好像正在成為外界環境的測量器。
早上,天氣清肅,空氣的水分明顯多了不少,整體來說,可以用“清”、“明”這兩個字來形容。
而這個時候,也似乎正是他一天中身體感覺最為靈敏的時候。
中午,隨著太陽的照耀,空氣中水分不是漸漸而是迅速減少,在眼睛看不到的情況下,整個空氣,也都開始升騰,太陽越好,天氣越朗,許廣陵越能感覺到無處不在的微風,帶著點點滴滴的水氣,從地麵升起,翻卷著升騰到上空。
於是許廣陵突然就明白了。
無數個這樣“微觀”的微風疊加,一點點地累積,就會在外界釀成風,釀成雲,然後風雲耦合,化而為雨水,降落於大地。
形成一個升與降的循環。
太陽極盛之日,正是微風極多之時。
是以,數個旺盛晴好的日子之後,外界必有風雲。而地麵水多的地方,炎熱之季也必然多雨。
這其實是很簡單也很淺顯的道理,但這個道理,此時此際,許廣陵不是從外界的知識中學得,而是從自身的身體感受中,獲得。而這一獲得之後,一下子,他就明白了很多東西,對許多方麵的理解,也得到深入。
譬如說,由微而漸的生成過程。
譬如說,關於陰和陽的依存和轉化。
同樣的,這些道理其實以前他也都懂,但懂和懂,是不一樣的,同樣是懂,其間可能隔著天與地般的差距。對這些道理,以前,許廣陵是知道,是理解,而現在,他是切身地體會著。
無形的知識化而為有形的感受,一點點地滲入身心,融入生命。
早晨來公園裏鍛煉的人,不少人身上的衣著都厚了起來,有的加穿了外套,有的加穿了背心,有的甚至穿上了毛衣。
公園裏由於栽植的大都是常綠草木,所以季節的變化對其影響並不甚大,但是同處一地,公園的後山就不一樣了。有感於季節變化,許廣陵特意又上了一次後山。
然後放目四顧,一片紅黃。
至於凋零枯葉,則是積滿了山坡,風一吹來,頗見蕭瑟。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葉落歸根。
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
木有根則榮,根壞則枯。魚有水則活,水涸則死。燈有膏則明,膏盡則滅。人有真精,保之則壽,戕之則夭。
……
一係列相關的言語與意象,俱在彼時,浮現在許廣陵的腦海之中。
然後就那麼站在那裏,依稀間不動如山,許廣陵再次進入夢中,伏羲訣自行啟動。到了現在,早已沒有了液滴的下落,許廣陵看到的,隻是一片深沉黑暗的淵麵,而淵麵之上,水氣升騰,化而為上麵的激蕩。
不知過了多久,激蕩之中,通向紅色花的第三個節點,被衝開。
離目標又進了一步。
但除此之外,許廣陵基本沒有什麼感覺。
身體上沒有,心理上也沒有。
身體上沒有,很可能是打通一個節點三個節點五個節點八個節點都一樣,必待九個節點全數打通,才可能出現不一樣的感覺和效驗,當然,這還需要進一步的驗證。
心理上沒有,則是對這種變化,許廣陵早已了然於心。
九層之台,起於壘土。伏羲訣的習練,從一開始一滴一滴液滴的積聚,積少成多,聚多成變,終於到了現在,靜水中生出微瀾,微瀾中釀出雲氣,雲氣中衝出激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