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書房。
章老慣例講課,許廣陵慣例聽課,陳致和慣例罰站。
嗯,用其老父的話來說,能站在這間書房裏,已經是八輩子修來的福分了。
昨天,章老有說過,今天他會講“藥”。
老人很珍惜時間,在不閑話的時候從來沒有半句廢話,當然也可以說這是認真與鄭重。
“如果到野外去看看。”
“會發現,禽銜野穀穗而食,獸掘野穀根而食,如猴子鬆鼠等,則扒食野果。”
“采集可以食用的草木穀物之類,用以裹腹,延續生命,這是動物的本能,是天生就會做的事。禽獸如此,作為衣冠禽獸的人類,更不例外。”
“衣冠禽獸與禽獸的不同,是多了一層衣冠。”
“這層衣冠,代表著文明,代表著發現,代表著講究,代表著更高的向往和追求。”
“也因此,在草木之屬中,對人類而言,在食用方麵,分出了兩種,一為食,二為藥。”
“食為日常,藥為權宜。”
“食為尋常,藥為特別。”
“食藥同源,但又異用。”
“拙言,這是今天我給你講的第一點,即‘食藥同源’、‘食藥異用’。”
許廣陵點頭。
前段時間,他才通過神農訣遍析身邊諸食材,對這一點的理解,是有切身體會的。譬如說蓮藕可以止咳潤燥,獼猴桃可以降脂降壓,這都是“藥用”,但這兩者本身,卻是食材。
食材的藥效,不會那麼強。
但是同時,也不會有藥材那般較大的副作用。
點頭之後,許廣陵沒有藏著掖著,而是把他對於這個方麵的理解,盡數稟告於老師。
章老聽了之後,淡淡地頷首。
這也是老人一慣的表態。
“說起藥,就不能不說《神農本草經》。”
“這是我們的文明自有文明以來,第一部關於藥的論著,也是哪怕截止現在,理論水平也依然是最高的一部,幾千年來,無人可以超越。”
“神農本草經中,把‘本草’分為三種,或者說三品。”
“上品為滋補。”
“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
“中品為調和。”
“無毒、微毒,斟酌使用。”
“下品為攻伐。”
“有毒,甚至劇毒,謹慎使用。”
“拙言,這也是今天我要給你講的第二點,藥草因其不同的性質及作用,被分為上中下三品。這三品的劃分,可以橫跨一切藥物,也可以通用於古今中外,以及未來,直到永久。”
許廣陵點頭。
永久不好說,但至少可望見的一兩千年內,這個劃分法,是不可能被打破的。
“而在這三種劃分下,神農本草經也提出了第一個藥物使用原則。”
“即‘君臣佐使’。”
“君是主宰,是最重要的那一位,對應本草中的‘上品’。”
“臣是配合,是和君互相配合互為陰陽的那一位,對應本草中的‘中品’。”
“譬如牛奶。”
“有人因為營養的關係,想喝牛奶,但又不喜歡這個口味,於是商家就向牛奶中添加益生菌,使之發酵成為酸奶,擁有更好的口味。”
“這便是君與臣的配合。”
“君+臣,也是藥物配伍的最常用手段。”
“佐、使,各自擔負其自身的使命和功能,如晏子使楚、包公辦案等,便是此類。此等之屬,不必要求是‘通材’,而最好是‘偏材’,具有獨特而顯著的單方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