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大宗師之秘(1 / 2)

一路上,很多的東西都會讓許廣陵駐足。

比如,嚴寒把遼闊如大地的長河冰封,在夜色蒼茫中,沉寂成一種莊嚴,又比如,從高山奔騰而出的激流,衝破嚴寒的封鎖,為大地帶來一曲咆哮的進行曲。

比如,一棵樹獨自地在荒野裏,長得恣肆,長得奇形怪狀。

又比如,一棵小草,被幾塊巨石壓在中間,卻也讓巨石成了自己的避風巷,在冬寒中,難得地綻出一抹新綠。

如果是攝影師,這一路上,許廣陵應該會拍下很多有意思的畫麵,當然,更多的他覺得有意思的場景,是拍不出來的,而隻能作為一種綜合的意象,留存於自己的腦海裏。

除此之外,其它大多數的時間,許廣陵都是處於一種“放空”中的。

他的身體,他的精神乃至意識,全都極度地放鬆著,然後在這種接近於完全放鬆的狀態下,與日月山水相照麵,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在兩腳散漫的或快或慢或停或駐的長途旅行中,半個月後,許廣陵繞了一個不規則的圓,回到了起點。

在美美地享用了一頓老夫人所烹飪的小雞燉榛蘑之後,許廣陵回到了天池中。

對,回到。

這裏已然成為了承載著他一段成長與記憶的地方。

在天池之底,老地方,許廣陵安然宴臥。

心髒緩緩跳動,氣血有序流轉,而其心神意識,亦漸漸收攝,收攝到一個特別的狀態中。

然後,許廣陵心頭沉重。

人體之內,遍布諸竅。

其中,根本竅三,大竅十二,中竅三十六,小竅若幹乃至無數。

左手心竅,右手心竅,左足心竅,右足心竅,頂心竅。

手足心竅屬於大竅,而頂心竅,卻是屬於根本竅!

青華寶篆中所展示的開竅順序,乃是先大竅,後中竅,再後小竅,待小竅通達,一身臻至最“圓滿”狀態之後,才會於“息機”的狀態下,溝連天地,打通三大根本之竅。

換言之,左右手心竅,左右足心竅,頂心竅。

四竅通,和五竅通,差距有多遠?

差了一個從地球南極到北極的距離!

未依上述順序而打通了頂心竅,結果會如何?

普通人天生頂竅開者,早慧,乃至早夭。

慧是福,夭是禍,福禍相連,自然的造化,奇妙如斯,讓人無言。

善攝生者頂竅開者,如章老陳老二人,其攝生之能,勉強抵過損耗,不致早早夭折。但在這個前提下,若想再有進步,千難萬難矣。而縱然有絕大外力加持,可以進步,也終將百尺竿頭,難躍最後一步。

就如世俗那句話所言的,故事還沒有開始,結局便已經注定。

先開頂竅者,如摘了一朵傾世絕美之花。

然而。

花已摘了,又當向何處求果?

老師當年,曾因身體過度損耗的原因,而試圖將打通的頂竅重新關閉。從冥冥中來說,這個選擇,其實是正確的。

但最終,他沒有做到。

而現在,這個擔子壓到了許廣陵的肩頭之上。

老師的頂竅,陳老的頂竅,都需要關閉,而他們自己,並沒有這樣的能力。

有事弟子服其勞。

許廣陵立誌向醫道的最巔峰攀登,但他之前沒有想到的是,他所麵對的第一個阻礙,第一個難關,居然是這個。——他的第一關,便需要挑戰老師所未能做到的事情。

而這個挑戰,隻能勝,不能敗,最好速,不宜緩。

醫道的最高境界,不在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