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江南春(1 / 2)

畫完成的時候,一首歌,同時也在許廣陵的腦海裏形成,主題也便是江南。

許廣陵以前有過這樣的想法,寫一組關於江南的歌。

不過那個時候,他離“江南”太遠了。

而之前的這一次萬裏南行,以及其後的北上,許廣陵一路上見識了很多,也感受了很多,這時,藉畫中的內容為契機,歌曲便自然而然地形成。

江南。

很多人寫過江南,從古代到現代。

鄭愁予寫《錯誤》,“我打江南走過”,江南是背景,相思才是主題。

林俊傑唱《江南》,“風到這裏就是粘,粘住過客的思念”,同樣,江南隻是背景,愛情和緣份才是主題。

許廣陵的這一首江南,不涉人世間的半點愛恨情仇,而隻是用一個準大宗師的視角,看這自然山水,別樣生機。

江南風,江南雨,江南水,江南月。

風是江南,雨是江南,水是江南,月是江南,燕子是江南,楊柳是江南,一切的一切,都發生在江南,演繹在江南。

這裏有“草色遙看近卻無”,這裏有“二月春風似剪刀”,這裏有“亂花漸欲迷人眼”,這裏有“山青花欲燃”。

這是草長鶯飛的江南。

這是萬紫千紅的江南。

春來春有去。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簷日日燕飛來。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節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這是對待春歸的三種態度。

悵惘。

別開生麵的驚喜。

順應自然造物的豁達。

樂曲在行進到這裏的時候,也進入了些許的渲染和華彩階段。

悵惘表現在曲中,是激越的,是叩問的,是帶著幾許哀傷甚至悲壯的。驚喜表現在曲中,是鏗鏘的,卻也如采蓮舟行在水麵上,是輕鬆的,是搖曳生姿的。

豁達表現在曲中,則是一種如風過大地般的自然,然後整首樂曲,也正是在這種自然的氛圍中,進入收束。

這是曲子。

其後是詞。

曲子和詞比起來,許廣陵擅曲而不擅詞。

這或許也是因為他和曲打的交道很多,不論是作曲,還是編曲。而寫詞,從小時到現在,也沒有幾次。

但其實隻要曲子到位,詞也不必有多好,適合就行了。

這也是詞曲為同一個創作者的優勢所在了,許廣陵完完全全地知道,他想表達什麼。而在曲的表達已經就位的情況下,關於詞的填寫,他也隻需要“本分”一點地如實描述就行了。

江南柳,春風過。

安然不動如大地,卻把柔條當垂鉤。

江南燕,築巢忙。

單飛葦間輕點水,雙飛堂前語呢喃。

……

十二段,十二種江南風物,而這十二種風物的鋪排,組成了許廣陵想要表達的整個“江南”意象,至此,這首歌曲創作完畢。

許廣陵先是寫下了“江南”,而後,在後麵補上了一個“春”字。

《江南春》。

這首歌曲的名字。

找了個錄音室,把伴奏弄好之後,許廣陵將詞曲並之前的那幅畫一起,寄給了周藍蘭。

看看書,玩玩篆刻,繪繪畫,寫寫歌。

這便是許廣陵的“調適”。

調適是休息,也是休養生機。如一場大戰之後,退下來養精蓄銳,將身心調整至最好的狀態,等待再次的臨陣。

調適的日子裏,許廣陵沒有再運行根本竅法。

但伏羲訣的習練,他卻依然是一日都沒有停的。

許廣陵的日程安排,一般是,下午的時候,晚飯過後,他會離開研究所,以一種散步著的方式,來到幾十裏外的長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