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早的時候,農村種稻子,是要先把稻種育秧,等秧子長得差不多的時候,再一棵一棵分插到水田裏去的。
那是一個辛苦活。
當然,農活也基本上沒有幾樣是不辛苦的。
白居易曾寫過一首《觀刈麥》,用“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來形容收麥的辛苦,這種辛苦,其實適用於大多數的農活,當然也包括栽稻。
農夫把稻秧一棵棵地插到水田裏。
這個過程中,腰一般都是彎著的,往往插一路,插了好久,待腰實在酸痛,累得快要直不起來的時候,才直起來休歇舒緩一下,然後繼續。
隨著時代的進展,機械化的推廣,這樣的一種勞作基本上已經成為過去。
然後都市裏,有一種新的職業產生,叫做程序猿。
網絡上有人寫過“程序猿的自我修養”,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C語言程序與設計》,等等,關於編程。
第二階段:《教你怎麼不生氣》《佛經》《老子》,等等,關於修養。
第三階段:《頸椎病康複指南》《腰椎間盤突出日常護理》,等等,關於……呃,這是關於什麼來著的?
第四階段最簡單了。
《活著》!
程序猿辛苦嗎?
很辛苦!
有時候是老板,有時候是客戶,有時候是自己……
老板、客戶、自己,這三座大山壓在頭上,使得絕大多數程序猿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不可能履行“正常上班、正常下班”這一基本原則的。
晚上,加班,一直加。
深夜了?
夜深了?
不,對程序猿來說,沒有深夜和夜深的概念,哪怕才入職的程序猿,也很快就會習慣,他們是沒有日夜的。
晚飯過後,時針指向十一點十二點,以至一點兩點三點,這對他們沒有任何意義。
真正的時鍾隻有一個。
那就是他們的身體。
當實在累得睜不開眼的時候,才會去床上困上那麼一覺,而沒條件的直接鍵盤朝前一推,趴桌上。
吃飯,可以是方便麵,可以是盒飯,也可以是正規飯。一天吃幾頓不要緊,但基本上,都是坐在電腦前吃就是了。
在都市外的範圍,曠野裏,又或者並不是曠野,也有一種職業,叫做礦工……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的職業。
人生三大苦,撐船打鐵做豆腐。
人生三大難,挑重趕遠擺早攤。
太多太多的勞作,都可以讓人觸摸到身體的極限,累著,累得腰直不起來,累著,累得腳邁不開步,累著,累到眼睜不開來。
這種時候,人會很容易感受到身體的存在。
心髒在身體的哪個部位?
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但如果它疼,當它疼的時候,所有人都會知道。
同樣,氣血是什麼?
有人能感受到,有人感受不到。
感受不到的居多。
但當一個人勞作,或者運動,疲累至極的時候,當其靜止下來,放鬆心神,氣血便會從四肢,被抽調著,臨時地,一點點地向髒腑處聚集,優先供給髒腑代謝所需,這個時候,其會比較容易感受到氣血在身體內的那種流動。
這種感受,會讓人比較容易沉浸在一種特別的身心狀態中,忘了自己,忘了外界,忘了時間,而隻剩下對那種感覺的體驗。
但這種體驗,時間一般不長。
精力稍微恢複,這種感受便會消失,人會再次地失去對身體的“切身體驗”。
想再次感受,那就必須等到身體再次處於疲累至極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