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為道日損(1 / 2)

不論是植物還是動物,哪怕微生物之類,國家都是建立有資源庫的。

多的不說,就提一個簡單的例子。

章老的小院,偶爾也會進些豬肉、魚等,而那豬肉,便是來自一種大耳尖嘴黑皮豬,來源則是地方生態研究院。

而這種豬肉,市場上不說絕對買不到,至少,一般人,是沒有途徑的。

不是價格貴賤的問題,是根本沒有。

這隻是一例,微不足道的一例。

從上到下,不同層次的“特供”,自古有之,直到現在也依然在延續,而且範圍更加擴大了。

就比如幾乎是人盡皆知的大紅袍母樹茶葉,一年的產量也就那麼一點點,真敞開喝的話連供應一個人的量都不夠,自然不可能銷往天下什麼的。

那它最終流落到哪裏?

當然是上層,而不會是反過來。

其實哪怕一般人買菜,也都還有個三六九等。

超市的,菜場的。

而哪怕一個菜場的,檔次都還不一樣呢,甚至菜完全一樣,價格卻完全不一樣的也不是沒有。

一個菜商,同一車菜,運到超市,價格五元一斤,運到菜場,價格三元一斤,運到菜場的廉價走量攤,價格一元一斤。當然,他從菜農手裏收,價格則可能是三角五角一斤。

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區別無處不在。

不說物,就說人,同樣的嘴巴鼻子兩眼,有人帥到吐血,有人土得掉渣,這到哪說理去?

和國家展開合作,在各種資源的獲得方麵,應該說,是會有極大便利的。而所要付出的,也不過就是舉手之勞、順便而為的事情,這種合作,是真正的各取所需。

至於為什麼要在這裏暫居下來,許廣陵一是為了兩位老人,二是為了自己。

章老的小院不是不好,但那樣的環境,用來養老可以,用來進修卻是大不足了,一個大宗師住在那裏可以,兩個未入門或才入門的“老學徒”住在那裏,不可以。

身影響心。

以一個普通人來說,一天洗一次澡,和三天五天甚至十天半月才洗一次澡,僅一個整潔度的問題,就能造成心理及感受上的相當大的差異,更不用說身體內部狀況的好與壞了。

而環境,則不止影響心,同樣也影響身。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這話沒毛病。

理論上沒毛病。

但實際上,問題還是很大的。

一個製香師,住在一戶養豬殺豬人家的附近,可以不?

不可以。

那是在找死。

對環境的忍受,能提高人的適應性,但那一般是不得己而為之,而且也講究一個程度的問題。

就如同一個人想磨練自己耐寒的本領,冬天少穿點衣服,這沒問題,但如果直接把自己搬進冰箱裏,得,這裏有冷凍肉賣了,有人想買麼?

身在小樓,和身在這裏,其它都不變,兩位老人的習練和晉升效果,能有多大差異?

有沒有十倍甚至更多不好說。

若隻是兩三倍,那是對大宗師的侮辱,許廣陵可以直接把自己“大宗師”的牌子給摘掉了,丟人!

而且還是丟盡人、丟死人了的那種。

這是對兩位老人來說,而對許廣陵自己來說,《菜根譚》中的一句話勉強可以用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