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采薇(1 / 2)

第二次進山。

這次找了一個新的宿營地,其實就算找之前的也很困難,一個又一個的山頭山坡,一片又一片密不見天的叢林,在這樣的環境中是很難分辨方向以及定位距離的。

桃花源記裏說漁人發現了桃花源,隨時標記,然後再尋不見,那多多少少有點誇張或奇怪,但實際上也是有可能的。

哪怕那漁人不是路癡,有時,同一個環境中,轉個方向,景象便截然不同。

那還隻是應該沒多少岔口的河流。

像東山這樣的環境,如果有超距對講機或者手機,但沒法GPS定位的話,兩個同處東山的人想走到一起:

“你在哪裏?”

“我在一個很高的山頭上。你呢?”

“我也在一個很高的山頭上。我身邊有很多樹,你呢?”

“我身邊也有很多樹,還有一條山溪,andyou?”

“bingo!我這裏也有一條山溪!”

然後對話了五百年,尋找了五百年,兩人也沒能成功對接。

……

第一次生,第二次熟。

不論是許同輝,還是田浩,在這一次進山都表現出了良好的熟練度。

尋找適宜的地方,清理幹淨地麵,然後紮營,許同輝和田浩兩人配合,速度極快,比第一次紮營速度最少快了一半,但這一晚他們也隻是吃點幹糧就休息了。

曾經路上備的幹糧沒有吃完,以許同輝許管家這段時間心疼銀子的程度,自然不可能把這些幹糧扔了,田浩同樣也不可能舍得。

所以這時就派上了用場。

在資源極豐富的叢林中吃幹糧,也算有創意。

用完飯,許廣陵讓許同輝就在營地邊上砍伐了一些藤條回來,還有溪邊一些類似於蘆葦的東西,然後他就坐在那裏,三擺弄兩擺弄,沒一會兒,就弄了個背筐出來。

就是那首歌裏唱的,小背簍。

許同輝和田浩兩人看得目瞪口呆。

按說吧,這也不算什麼了不得的技能,如果是專門製作這些東西賣的人家,家裏的孩子估計三四歲就會編了,但話是這麼說,奈何許同輝和田浩兩人沒有見識過啊。

特別是,剛才編製得那麼快。

而現在,這個編製好的背筐又是那麼好看,而且一看就很結實牢固,真是又好看又耐用!

兩人不由自主地目光交錯,主要是田浩看向許同輝。

“少爺還有這本事!”田浩用目光無聲地對許同輝說道。

“你才知道?”許同輝同樣無聲地回應,然後給了田浩一個高傲的眼神。

其實吧,許同輝自個也是一臉懵逼。

甚至,眼下這一幕給他帶來的衝擊,一點都不比之前的畫和故事帶給他的衝擊小,主要原因就是眼下的這個太“違和”,完全出乎意想。

也沒聽說過少爺在家族裏有過這種表現啊?

如果有,早就傳得紛紛揚揚了。

但想到這裏,許同輝又忽地一愣,然後徹底平靜了下來。

編完自己的這個,許廣陵順手又給田浩也編了一個,大的。

許同輝就用不著了,他是獵人,不是背筐人。

看材料還剩了不少,許廣陵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又給三人各編了一個枕頭,話說之前都是拿東西隨便墊著的。

經過一晚的休息以及“叢林適應”,第二天,打獵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