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的是這個大院。
許廣陵自不必說。
田浩每天早出晚歸,在把湯食完完全全地教給了同福樓之後,現在他的心神已經全部投入並沉浸到了那幾道菜上,白天忘食般地鑽研,晚上則沒有廢寢,而是一躺到床上就很快入睡。
這個四十來歲也奔波了好幾十年的“江湖人士”,現在日子過得很簡單。
簡單,充實,並安穩。
他並不知道,他其實已經開始了修行。
修行是什麼?
不過是提煉身、心。
於身而言,他現在自是幾無寸進,但其心其識,已經是從一片散亂放蕩開始了漸漸地“凝”。
以後,隻要許廣陵想,可以輕易地將其廚藝上的成就,轉化為修行上的成就。
——從此到彼,差的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連接。
而這對一個大宗師來說,伸出手指輕輕一彈,就可以了。
所以,將來如何,就看田浩自身的造化了。
許同輝之前一些天都是睡得極酣沉,今天躺到床上後雖然有點輾轉反側一時難以成眠,但強大的身體慣性,讓他不知不覺地又步入安寧。
於是整個大院都安寧平靜。
聚星樓中,卻不平靜。
這一夜的聚星樓,豈止是不平靜,簡直就是一片驚濤駭浪,又或者說無聲之中,天降雷霆。
事情還要慢慢從頭說起。
許同輝今天過去的時候,並沒有見到苗姓老者,而他一個初入通脈實際隻是凝氣大成的修者,在聚星樓中毫無顯眼之處。
而且聚星樓很大,這裏一堆,那裏一團,相識的或同好都紮成一堆,更是沒什麼人過來理他。
許同輝過去時,那個話本演說的地方空蕩蕩的,隻有台子立在那裏,和幾天前的熱鬧是極大的迥異,看來這裏也不是每天都有演出。
許同輝沒在意,徑直去了話本閣。
話本閣,許同輝看到的有三個部分,一個是話本陳列閣,二是話本撰著閣,三則是專門供人看話本的地方,那也是最大並且人最多的地方。
在陳列閣中,許同輝還了一匣子書。
在撰著閣中,許同輝找到了主事人,讓其幫忙看看這個話本。
那個主事人隻是淡淡看他一眼,就收下了,而後,那個有著序號的一摞紙被他隨手放在了一個雜亂無章的長案上。
要說聚星樓的這一塊,其實最早是源自於外頭的“說書”。
就是許同輝和許廣陵在九曲城時在茶樓中看到的那種。
聚星樓的宗旨是“聚八方之才”,不管是不是“才”,人來了,總得有事做,不管正事還是閑事。
有切磋修行的。
有品嚐湯劑(花草茶)的。
有個說書的人也被請來,在茶樓裏開講,像外頭一樣。
這是最開始。
但說的那些書,很糟糕,東拚西湊且不說,而且重複度極高,聚星樓換了好幾批說書人,到後來,說書人才說一小段,往往品茶的人就已經知道後麵是什麼了。
這些說書人其實也是說一段時間,換一個地方。
不說整個崤國,也不說整個南州,就是這安南郡,範圍也大著呢,除卻郡城之外,底下那些小的城池多著呢,城池之外,更多村鎮就真是多到數也數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