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亦山十一歲修行,二十六歲凝氣大成,破入通脈。
連頭帶尾,跨時十六年。
徐家也算是一個大世家了,徐家子弟,那些天份好的,一般來說,也是要二十年左右通脈。
徐亦山,提早了四五年。
那個時候,他還不明白這四五年有什麼意義,甚至還覺得,和家族的那些兄弟根本就沒大差別!太過辜負了老師的教導。
倒是老師笑嗬嗬地說道:“亦山,不錯,這比為師當年,還要快呢。”
此時,回想起當年情景,徐亦山微微一笑。
四五年的時間,確實不長,若以現在的層次來看,也不過就是彈指之間而已。
他若不是近些年來修行無法突破,正常來說,一個較長點的閉關,都不止四五年。
但這是現在。
是在他地階大成壽命也大延的基礎上。
而對一個初涉修行路的普通人來說,四五年,太長,也太寶貴了!
比其他人提早四五年進入通脈,他獲得的不止是“多餘”的這四五年的時間,更是在最好的歲月裏,步入了修行的正道!
這世間,凡上品世家及那些天階強者的子弟,那些真正的修行種子,爭的,就是這四五年甚至一兩年的時間!
這個年齡段裏的一年,是其它年齡段的十年甚至一百年都換不來的!
修者一生,最重要的修行基礎,是在修者還不知事的時候開始,也多半是在還不怎麼知事的時候,結束。
說起來有點荒誕,但這卻是現實。
若欲成大修,生中上世家,受地天傳承。
舍此之外,別無它途。
這就是運道。
若無運道,則縱根骨稟賦等等超邁絕世,又能如何?不過就是百載光陰盡,然後共草木一起腐朽而已。
“修行易,修行難,修行猶如登重山。”
“大道平,大道險,大道隻在一線間。”
回首最初的那段修行往事,徐亦山提筆,在紙上這麼寫道。
仿“道詩”的體例。
就是那四五年,那從老天那裏“爭”、“偷”、“搶”來的幾年時間,為他下一階段的修行,提供了極好極好的條件。
凝氣大成,晉入通脈後,徐亦山在老師的攜帶下,開始了平生的第一次出遊。
從中州,去往北地。
到了北地,徐亦山見到的,是漫天飛揚的雪。
大雪。
雪花的大小,比他睜大的眼睛還大。
那一場雪,一下,就是小半個月。
在那十幾天裏,前幾天的時間,老師帶著他,在荒山野嶺間漫行。
他們或者登上山頂,或者迎風逆風迎雪逆雪順著光滑的山坡雪地滑行,一直滑到澗底。
“凝氣大成,不畏寒熱。”
彼時,徐亦山就在印證著這句話。
在那冰天雪地之間,徐亦山感到的不是寒冷,而隻是清涼,和極致的爽快。
已經二十來歲的小年輕人,像個孩子一樣地大喊大叫,高亢的聲音在群山間回蕩,當然,其實也蕩不了多遠,漫天漫地的雪,讓天地都寂。
但那絲毫也不影響徐亦山的興致。
他還像小孩子一樣地,在山地間打滾,更甚至把自己從山頂一直往下麵滾。
十幾年的清修勤修苦修,在突破了最重要的第一個關卡之後,身心一朝釋放,其中的快樂和滿足,實無以言表。
其後幾天,他們住進了一個山間廢棄的小木屋。
居然還升起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