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自得乾坤造化心(1 / 2)

天眼是什麼?

或者退一步講,靈眼是什麼?

甘從式都不知道。

這位地階修為的大人物,這位草藥方麵的大高手,麵對這個問題時,並不比一個三歲的小孩好多少。

也因此,許廣陵可以隨意地“借題發揮”。

不時地,他會指點和修正甘從式的修煉。

甘從式當然不服啊!

你一毛頭小子,那真的是毛都還沒有長齊,指點老夫我的修煉?

啊哈哈!

你睡醒了沒有?

你偷酒喝了?

你要說你聰明,老夫我認。

你要說你出身非常了不起,老夫比不上,這個,老夫也認。

但是,你連修行都還沒有開始,便來指點老夫這個地階?老夫便是再差,再差再差,好歹也是貨真價實的地階中人!

誰給你的勇氣?

“天眼。”

許廣陵隻祭出這一招。

於是,甘從式服了。

不得不服。

也因此,在關於修行的討論中,他開始步步後退,一天退一步,一天退一步,退著退著,就把自己退成“小書童”的角色了。

一老一小兩人,恰如來了個對調。

但對這種角色的變化,兩人卻都適應得很好。

前世,孔夫子有一句話,“唯上知(智)與下愚不移。”

甘從式是下愚麼?

不是。

下愚的話,並算不上高明的家族傳承,根本不可能讓他晉升到地階;同樣,隻是局限於一地的藥師堂傳承,也基本不太可能讓他達到現在這樣的藥學高度。

那麼,是上智麼?

也不是。

比之前世兩位老人,許廣陵感覺甘從式還是差了不少的。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這其中固然有個人的原因,也有環境的原因。

前世,對兩位老人來說,那是某種意義上的“末世”,但正是末世中大半生的砥礪前行,最終成就了他們的高度。

而這一世麼,就算甘從式向來孤僻自處,他其實也都是處在一個修行大行於世的世界,而在草藥方麵,更是有整個藥師堂作為他的陪伴。

在這種環境中,那種“遺世而獨立”、“舉世唯我一人”的孤獨,他是無從體會的。

也所以,少了某種無以言表的砥礪。

那是不知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問天問地問己,既刻骨,也銘心。

而當最終,從問天問地問己的反複和掙紮中走出來,走到淡然時,他們已經是各自領域的大宗了。

甘從式麼,還少了些火候。

許廣陵無意把甘從式打造成兩位老師那樣的人。

再說了,大宗也罷,大宗師也罷,也不是可以隨隨便便就能打造出來的,那是天資、領悟、心性、行為、環境等很多個因素的集合體。

但這些時間看下來,甘從式勉強也算是個“可造之才”。

如果以草木來作為比喻的話,不論是下愚還是上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君子務本”,也就是在生長成長的過程中,保持主幹的絕對優勢。

把80%以上的營養,集中供給主幹方麵的成長,而不是四麵八麵開花。

如鬆,如竹。

一個普通人,如果把他關到靜室裏,靜室裏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然後再丟給他一支筆一個空白紙本,關上個一天、兩天、三天,甚至一星期,他就會知道他的平常生活中,內在意識是怎麼樣的一種“開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