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星樓占地甚廣。
它的門麵是在北正街上,但它的後麵直接籠括了一座小山在內。
山是小山,但卻不簡單,因為有靈脈滲透。
當年選址在這裏,必然是有能人參予其中。不誇張地說,這裏是完全可以作為一個宗門的“萬年不易之基”的。
從這個角度來講,四海門能從最早的雜牌軍或者說魚腩隊一步一步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不是沒有道理的。
如果許廣陵在這裏布一座聚元聚靈大陣的話,最核心的陣眼選都不用選,直接定在那座小山的最高頂就成了,然後靈氣一路向下,因水而成勢,緣木而化形。
各處次級陣眼,輔以亭、台、樓、閣,那這就會是一處都城裏的靈境,也是修行勝地。
其實前世在雲嶺之城,他就是這麼做的。
不過那個聚元聚靈大陣的規模就大太多了,將整個雲嶺大地都囊括其中。也正因為規模太大,他本能地降低了能級,甚至在非核心區僅僅隻是對靈氣作引導而非彙聚。
那就如把一粒靈丹投入水源中,供千百萬人服用。
好處還是有,但能級被大大削弱。
“小天,給我聚星樓的全景圖。”許廣陵在心裏說道。
“好。”
說是鑒天鏡給,其實還是許廣陵自己看,隻不過以鑒天鏡媒介,然後也讓它自動地屏蔽掉那些此刻不需要的東西。
下一刻,一幅山水、草木以及靈氣流轉圖,與真實一般無二地呈現在許廣陵的識海中。
識海中,許廣陵以心神投影的方式,漫步於這真實圖景中。
當然,不是真的“漫步”,在這裏,他就是神,心之所至,意之所達。
許廣陵先確定了兩個點。
一是現有情形下,靈氣最為集中的點。
那是後山腳下的一處湖泊,其中遊魚,甚為肥美,以後或許可以考慮讓它成為同福樓的一處原料供應點。
嗯,讓許同輝說一聲就行了,四海門應無不允之理。
他現在在四海門這裏應該比香餑餑都香。
第二個點,就是那個小女娃身後的一棵大樹。
這聚星樓裏,大樹古樹比比皆是,什麼百年之類的那完全稱得上是很年輕,相當之年輕,更多的都是千年往上。
兩個核心點確定後,一個臨時的、一次性的聚元聚靈大陣瞬間在識海的圖景中形成,當然,從形成大體結構到最終徹底定型,其間變幻了很多次。
但這很多次的變幻,也隻是識海中的一瞬而已。
鑒天鏡醒來後,這段時間,不少時候許廣陵閑著沒事,就讓它配合著做“死活題”,也就是由鑒天鏡隨意布置地理,而他在其中架構聚元聚靈大陣。
算是一個消遣吧。
和弈棋打譜沒有什麼區別。
不過消遣之下,許廣陵對靈氣的運轉聚散,特別是大規模的不同濃度的靈氣在各種不同草木影響下的運轉聚散,了解得比前世那是要深入了不知多少。
簡單來說,這一世,他的一切,都在進步,都在水漲船高。
許廣陵還是挺滿意的。
陣形確定,陣眼確定。
一切以因勢利導為前提,不作任何力量型幹擾。
但這隻是基礎。
許廣陵要做的,是在這聚元聚靈大陣的基礎上,進行草木連接,然後,以素女同心訣為牽引,以青帝開靈訣為核心。
說來複雜,其實簡單。
許廣陵心神退出識海,來到現實。
後山,靈水湖。
其實很多四海門的小輩把這個湖叫做靈魚湖,因為他們除了會在這個湖的邊緣淺水區嬉水打鬧之外,還經常三不五時地從其中捉魚上來,在湖邊烤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