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不願鞠躬車馬前(1 / 2)

許同輝想象的最壞的場景並沒有出現。

被少爺挑出來的那七個孩子,有的快,有的慢,有的更是慢到拖拉,但最後,盡管拖拉著,也還是寫出了他們自己的“道詩”。

而在這個過程中,許同輝早已把一個又一個的評語設想周全。

撇除開始的一個,後麵還有六個。

對許同輝來說,難度其實並不大。

這還得多虧了少爺以前對他說過的一句話,少爺說,有一本道經裏的有句話是這樣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

少爺當時還對他說:“許叔,你這個名字很不錯。同輝,輝,是太陽,也可以是星星和月亮,但是同輝,和太陽一起輝的是什麼?”

當時少爺指著兩人身前的小河說道:“是水。”

“許叔,你看這波光照耀的河麵,這是白天。如果是晚上,月亮出來,月亮的影子更是會很明顯地倒映在水裏。我們看到水裏有月亮了,一抬頭,就必定能看到天上的月亮。”

“許叔,修行也是這樣。大道呢,我們看不見,但是被大道映照著的那些小道,卻像是這地上的水一樣,無所不在。”

“我們要做的,就是先仔細地看這地上的水,然後抬起頭來,朝天上看。”

許同輝牢牢地記著少爺對他說的類似於這般的每一句話。

而在那次談話後,他更是這才知道自家的名字居然還有這麼一個意思!

話說,這名字是祖父給起的,但當時祖父想的,肯定和少爺說的不是一個東西吧?

所以許同輝也明白,他的這個名字就像是少爺說的“小道”,而少爺通過這小道,看到的卻是那大道。

類似這般的對話,許同輝更願意把它們認為是少爺對自己的教導,盡管少爺說的時候一般都很漫不經心,很隨意。

許同輝卻向來都是牢牢地記著,一個字都不會漏,然後不時地拿出來在心裏翻滾回味。

經常翻滾著翻滾著,就有所悟、有所得,然後有所用。

就如今天。

那七個孩子裏有一個小女孩寫的是“水”:

“早上見湖一片霧,中午見湖一片清。傍晚見湖又起霧,真是霧來湖隱霧去清。我在高樓上,對此心不驚。早晚看此湖,卻如中午時。”

這個年齡和少爺差不多大的孩子寫出來的這首道詩,怎麼說呢,許同輝看來,還挺有那麼一些味道的。

但如果是以前,他隻能說,寫得還不錯。

具體哪裏不錯,他是說不上來的。

然而現在不一樣。

所以在徐亦山問他這個孩子這一首寫得怎麼樣的時候,許同輝隻是略一沉吟,便說道:

“師兄,這孩子的道詩,我很喜歡,我覺得寫得很好。”

“她這首,從字句上來說,就像是師兄你開頭說的一樣,字句皆不限,所以她這一首裏,有五個字,有七個字,也有九個字。”

“讀起來很爽快,沒有約束。”

“但她道詩裏寫的東西,卻是有約束的。那個湖,早上被霧罩著,晚上被霧罩著,隻有中午的時候才是清朗的。”

“我在高樓上,對此心不驚。”

“為什麼不驚呢?”

“湖被霧遮了看不見看不清,但我知道湖就在那裏,湖還是那個湖。”

“這就像是天上的太陽被雲給遮住了一樣。”

“早上看太陽,太陽被雲遮。中午看太陽,太陽被雲遮。傍晚看太陽,太陽依然被雲遮。明天看太陽,太陽一出耀天下,點點浮雲成彩霞。”

“也像是我們修行中遇到礙難,被那些礙難給擋住了一樣。”

“早晚看此湖,卻如中午時。”

“要是我們修者都有這種心,都有這種念,那不管什麼礙難,不管什麼雲遮霧罩,都不怕的。”

徐亦山聽了,嗬嗬笑。

然後他側頭對同樣早就圍在身邊的四海門門主道:“懷民,這個孩子寫的湖,就是聚星樓後麵的靈水湖吧?”

古懷民點頭道應該是,然後臉上全是高興和開懷,這高興和開懷有一半是應該是真的,另一半麼,就是特意添加上去的,所以看起來就是雙倍的高興和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