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域風情,多種多端,不論是人,還是事,還是物,海上都與陸上不同,北方亦與南方不同。
接下來,莫天奎隻是寥寥數語,揀了一些頗具代表性的例子,就將“天階巡海線”描述得搖曳多姿,讓徐亦山大生向往之情。
“其實天下間,可遊可覽處,又何止一個南北洲線?”莫天奎笑著道,“亦山,為師當年比你更為不堪,你好歹還去了聖地修行過,為師麼,天階以前,連一個帝京都沒有出過,至於友朋往來之類,更是屈指可數。”
“我不如師尊。”徐亦山也是微笑著,似莊似諧地道,“弟子當向師尊學習!”
莫天奎哈哈大笑。
哈哈大笑的原因是有此弟子,真是此生一大慰懷。
作為天階弟子,目標最少也應是一個天階。而在晉升天階之前,自是當一心一意,專務於修行。
其它一切,都可應可不應,可理可不理。
而真的晉位天階之後,任何想觀、想看、想做、想玩之事,還不都是等閑?
這道理,自徐亦山入門起到現在,莫天奎從未教導過,隻等著他有朝一日自行領悟。
因為這道理說大也大,說小也小,說小是因為憑此可以收束身心,有助於修行,說大是因為這個道理直接關乎道途。
這是一個相當重大卻又不緊急的事情。
所以莫天奎不教。
自己領悟了,心領了,神會了,才最有用。
而就看徐亦山此時的這回答,就知道,他懂,不止是懂,更是滲透到心心念念之中。
於是莫天奎就著此刻的話題,繼續說道:“晉入天階之後不久,為師受邀參加了一個集會。”
“那次集會,為師心中頗受震動,因為參與集會者數百人,個個皆是天階,遍目所及,竟無一個天階以下。”莫天奎回想著,也是嗬嗬著,“後來為師才知,那些天階居然還全都是新晉天階,如為師一般。”
“其他非新晉之天階,如天上群星般散落於南洲各地,其數更不知凡幾。”
這還是徐亦山第一次聽聞關於外麵的修行界的事情,如師尊所言一般,聽到這信息,他的心中也是“頗受震動”。
隻新晉天階,就數百個!
老牌天階,則不知凡幾!
所以,這整個南洲的天階,至少也是一千以上,而極有可能是數千。
甚至,都有可能上萬?
而他目前,還隻是地階大成。
大成不大成什麼的,都是虛的,實實在在的是,他是“地階”。
“怎麼樣,感受到渺小沒有,感受到壓力沒有?”莫天奎嗬嗬笑道。
在自家師尊麵前自沒有什麼好隱瞞的,徐亦山老老實實地點了下頭,“師尊,天階修者,比我想象的多。”
接著,他又補充了一句,“多很多!”
“嗬嗬,說起來多,其實也不多。”莫天奎微微斂了下神情,“南洲大小國家數百個,分散開來的話,平攤著,也就是一個國家有那麼幾個天階。”
“就如我們崤國,連為師在內,一共隻三位天階。”
“當然,我們崤國地處西域,自是相當偏僻,比不上中土及東方大陸,據言那邊有一些大國,一國之天階,動轍數以百計。”
“不過我們崤國還不算最弱小的,很多國家,都還隻是一兩位天階呢,傳承出自一門,然後代代相續,一旦續不上,國內就再無天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