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尊,老師讓我問您,對這幾個名額,您是否有所吩咐?”
“師尊,老師也說,您是否知悉,這次升靈殿事況的變動,是出於何種因由?”
先是具體彙報了一下情況之後,徐亦山問出了這樣的兩個問題。
收到傳書,許廣陵還愣了一會兒。
這還是南州那位第一次通過徐亦山和他對話。
不過這也是應有之義,或遲或早,總是會發生的。早在收徐亦山為弟子之時,許廣陵便有所預料。甚至,早在把《青雲之路》搞出來的時候,某種交集便注定了會發生。
而直到現在這種交集還局限於南州,也讓許廣陵了解了這個世界修行界的中下層,實在不是一般的封閉。
確確實實,隻是一個個孤立的小池塘。
前世,因為特殊的藥用作用,夢幻之城某個區遍植銀杏和珙桐,後者也叫中國鴿子樹,花開之時,相當有特色。
而這兩種樹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孑遺植物”,也就是廣泛生活在所謂的第四冰川紀以前,然後當冰川紀來臨之時,它們因為中國中部特殊的地理環境,得以幸免。
不過曾經那種“占據大片大地”的繁盛情況不見了,而隻成了一個個孤單的遺民。
崤國當前修行界的情況,和那些孑遺植物的情況,相當類似。
而外部的大環境,想必也不會相差太多。
但從這個世界修行的體係和概念又普遍地存在於下層的情況來看,上古或者遠古之時,這個世界的修行界,確實應該是經曆過絕大的變故,一場類似於地理氣候上的“冰川期”的變動。
現今的修者,現今的修行界,某種意義上,都可以說是“孑遺”。
隻有這樣,才能很好地解釋他所觀察到的矛盾。
略微推設了一下大的情況,許廣陵便不再著意於此,因為沒有意義。
無論具體如何,他都隻是這個世界的過客而已。
隨後,他的意識便專注於了徐亦山的彙報上。
從這彙報,許廣陵得到了很多的信息。
第一,地階晉升天階,果然需要特殊的環境。
他之前隻是有這個判斷,判斷依據一是他前世的晉升,二則是此世小秀兒的晉升。
而現在,他知道了“升靈殿”的情況。
其實,以他所站的高度,隻是憑借“升靈殿”這個名詞,就基本已經知道它是什麼玩意了。應該說,在知道這個名詞的同時,它的存在形式,它的功效,對於許廣陵來說,大抵已是了然於心。
第二,這個世界的聖人,確實不是吃素的。
他們應該已經知道了幾年之後的天地之變,所以也立馬地做出了相應的安排。
這次的升靈殿情況的變故,也隻可能是這個原因!
而聖人們的應對也很簡單,那就是將中層的所有有可能晉升為天階的修者一網打盡。
以往因為種種原因,多有限製,而此時,則基本算是完全地放開限製。不管實際上能不能晉升,但凡有一點點希望的,都讓他們鯉魚跳龍門一下。
其中的考慮其實也很簡單,不管即將到來的天地之變,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變故,我把本界的修士實力提上來,總是不會錯的。
這也是“以不變應萬變”。
道理談不上有多高妙,但抓住了根本。
第三,他現在應該還差這個世界的聖人幾分成色。
這個世界的聖人,已經發現了天地即將迎來變故。
而直到現在,他也沒感應到什麼。盡管,鑒天鏡已經在意識中給他設定了倒計時。
小天這家夥不知道什麼時候學會的惡趣味,直接把一口大鍾掛在一塊黑板上,然後背後還寫著,“離位麵穿梭還有1342天”。
所以,他的段位還沒到這個世界的聖位。
不過這其實也是可以想見之事,因為那塊黑板上同樣還顯示著他的實時修行進度,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