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中藏著愛的孤獨(1 / 1)

現在的孩子是自私的。

孩子?這句話是一位老大姐的。我也要歸位於這一類人。

不僅僅是孩子是自私的,每個人都是自私的。無私是需要愛來填補,自私是沒有愛的包容,才會從內心深處顯露出貪婪與高調。我們對待事情的做法,已經被社會所形同意染。所有的善良與惡意,像是一貫不變的對待方式。至於真正的理解,很少人用心重新去琢磨。仿佛有種解釋被自己所認可,事物的本相就是如此。

自私的人,把自己的感受放在心靈的視覺上。比起他人的比重,自私也可能掩藏著愛的孤獨。

人性題材電影頗為虐心,多數情況下是導演為體現人類生存自私的一種。有些令人咋舌,失望和沉默。有了自私的一幕,就會有無私的一幕。眼淚總是神奇到精神自然的“崩潰”,感動之餘,也讓人唏噓不已。

自私是一種境界,和無私一樣,都是要通過努力於自身改變來學習的境界。但品質是截然不同的。準確理解想法的好壞,是我們通往自私和無私的心靈感應。

自私是不該強受指責的。因為人人無法從內心真正做到淨化它,所以相對來,我們是不該五十步笑百步。

自私是應該被我們改變的。這個世界還是需要愛多一些,過於自私終究不會是太好的。與他人相處,自私會使人變得不歡喜。自然舍得一分,不該再為一分而難堪。我們到底自不自私,還望矛盾之外三省吾身。他人成就自我不被自私所吞噬,定為快樂所左右。美麗是自己的,做人品性剛剛好,也是一個人不的收獲。

日常安慰“好好照顧自己。”這句話對於處在同一個生存空間的我們來,正是自私的表現。老大姐,現在孩子消費不顧家庭經濟能力。時尚多,追求多,孩子眼裏的世界永遠可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仿佛“好好照顧自己”無止境地吸血著他人的無私。社會上所出現的老無所依的家庭矛盾問題,是明顯的例子。孩子的自私是該有的,自私的孩子往往感情上比較獨立。

自私是藏著愛的孤獨的。並不是一個缺愛的人就會更多的占有自私,往往愛過於寵溺也能讓對方自私的沒有限度。如果自私是貪婪的,則情感是孤獨的。滿足不了需求的情感,像一個犯了煙癮一樣的人。無論曾經擁有過多少,都會覺得吃不消。人就如此貪婪,缺乏是一個人最現實的問題。

有時候覺得,擁有財富的人最容易感到貧窮,擁有愛情的人最容易感到孤獨。我想正因為索求,才會有得關注。

愛不一定不被所得就會讓人沮喪,無私奉獻的人總是會把自己所有的愛奉獻給他人最需要的時候。

如果你能拿出你的愛,你的自私就會少一點,你的孤獨也就少一些。自私裏藏著孤獨的愛,不是我們的可痛之處,而是我們的可用之處。享受不了被愛的滋味,就讓我們用的愛來為那些孤獨中的靈魂擺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