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國?”
劉紀有些驚訝,他還沒開口提出回國二字呢,沒有想到蘇義居然提出了要讓他一歸國的想法。
“沒錯,三殿下入齊已有三年,漢王非常想念,命我此次為使帶殿下歸國。”蘇義歎口氣,“漢王讓我告訴殿下,三年齊國磨練,不知道殿下還會不會堅持當初的想法?”
“父王……”
劉紀的腦中突然又回想起了那個身材高大雄偉的背影,在劉紀的記憶中漢王劉宏一直是一個胸中有雄心壯誌的雄主,既然是雄主自然對私情看得比較輕,將國家大事放在當成心中最重要的。
刻薄寡恩!這是劉紀對劉宏的評價,他想用你的時候,會對你各種好,而你對他沒有價值的時候就會被無情的甩開,絲毫不顧你為他做了多大的貢獻。
隻是入齊後的三年,劉紀仔細的回想了劉宏的模樣,居然覺得他的各種決定都是很正確的,君王也有君王的無奈……總之無論如何,劉宏是劉紀的父王,對於劉紀等幾個皇子,劉宏還很關心的,雖然這種關心夾帶著幾絲政治成份。
“漢王曾過一句話,我大漢的君王,不經曆磨難如何能成為明君?不經曆苦難,何以懂得民辛?晉國晉文公顛沛流離十數載,數經曆苦難,所以能夠稱霸於諸國,齊國齊恒公還是公子時,差點被齊王所廢,經曆苦難的他發奮圖強,方得齊國的強大。殿下深為漢王三子,更應知道漢王的苦心。”
蘇義的麵容恭敬的道,漢國自創國以來,曆經數代君主,無一不是明君賢主,而漢國也從周亡後的一個國變為如今一代強國,這和曆代君王的經曆都有著密切的關聯。放眼當今諸國,有哪幾個國家三代君王都為明君賢主?而漢國卻自開國以來,數代君王無一庸主,都是因為漢國的王室子弟素來管教甚嚴,其經曆的苦難都要比常人要多得多,所以才會導致漢國君王無一庸主。
不過大漢也有著致命傷,那便是儲君一事,曆代以來,大漢都是有著幾位皇子爭儲君而導致國政混亂一段時期,所以大漢就出現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那便是,每一代君王死後,就是大漢的最虛弱時期,那段時期哪怕是儲君光明正大的繼承王位,都有各種事情不斷而生,各個皇子哪怕有一丁點兒可能性都想登上那至高無上的位置,骨肉相殘,在大漢已經不是罕見的事了。
“父王的苦心,劉紀明白。當年的我,確實太過幼稚,入齊三年,回想父王批評的話語,深以為然。”
劉紀低沉著聲音道,回想起三年前在劉宏麵前大談下的時候,劉紀才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由於後世的一些認識,劉紀將大敵定於遙遠的西邊大秦,甚至還對劉宏出聯合諸國一起滅掉西邊大秦,惹得很多人的嘲笑。在齊國的三年時間,劉紀狠狠的惡補了下這個世界的知識,更加覺得當年自己的那個建議實在是可笑之極。
“殿下明白實在我大漢之幸!”